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没有真空地带。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人民网11月20)
微腐败,警醒从严治党永远在在路上。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村镇干部虚报扶贫人数、克扣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款等看似小事,但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大贪大腐”。面对这样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任何情节都不可掉以轻心。只有时刻绷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弦,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采取扎实有效的“防、止、断”措施,才能构建起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经济保护线”。
层层盘剥,变相克扣鳏寡孤独“救命钱”之类的“微贪”,虽不明目张胆地大肆受贿,暗地里却打着“只是违纪不算违法”的幌子小贪小占,还以“一顿饭、一瓶酒、一条烟只是小问题”的思想麻痹神经。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地各部门更要突出问题导向,一刻也不放松各项巡察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
不论是大官小官,都是人民的公仆,理应毫无保留的为群众服好务,尽快把已有的政策落实到位,缩短政策在路上的时间。通过自身的“实”作风让党和政府的工作掷地有声。群众有困难、有需求时都应该立即行动及时为他们解决,而不是横在“路中间”。在工作中对已有的政策跟进调研,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合理调整,切不可有“他来办事,我来‘拔毛’,政策成不成我说了算”的霸道规矩。
现实生活中,贪腐往往是发生于无形。纵观近几年的贪腐案件,不少廉洁干部开始时坚守原则,拒送礼者于千里之外。再到选择性收礼、一饭一茶“意思意思”。最后照单全收,肆无忌惮疯狂敛财。一步步跌入腐败深渊、一寸寸丧失党性信念。对于“微贪”出现苗头性倾向时,执纪部门就要立刻行动,严格讲明纪律。对有靠近贪腐悬崖趋势的党员干部,当头棒喝及时拽回。对那些只想“平平安安占位子、伸伸手就要东西”的基层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问责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从严从实抓好反腐倡廉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清廉政治生态网,为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坚实地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