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互联网+”成为扶贫资金的守护神

[ 作者:杨怡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6 录入:吴玲香 ]

四川:确保上千亿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四川新闻网 11月2日)

众所周知,扶贫资金是用来帮助贫困家庭的,是助推贫困户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是帮助贫困群众爬坡过坎的“动力源”,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应该“用在精当处、花在刀刃上”。扶贫资金“不仅关乎贫困群众的福祉,关乎脱贫攻坚的成败,更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

从总体情况来看,各级各部门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合法合规的,是受群众拥护的。但是,也有少数地方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在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扶贫项目未及时启动,扶贫资金长期滞留,影响扶贫资金效益;有的擅自调整扶贫开发计划范围和任务,改变项目资金用途,把扶贫资金用于其他非扶贫项目建设;有的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不严格,导致部分干部频频将“黑手”伸向扶贫资金,想方设法在群众的“救命钱”上动歪脑筋,截留、冒领、挪用、套取贫困资金;有的在扶贫资金报帐制度有缺陷,财务管理存在瑕疵,存在未设立扶贫资金专帐、收支核算不及时、财务不清等现象;有的基层长期缺乏财务人员,在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工作量过大……扶贫资金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延误了脱贫攻坚的进程,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有效地防控风险,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据此,四川省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方法,形成了以‘互联网+会计服务’为抓手、以资金管理为主线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管理模式”。

“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管理模式集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各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及其实施进度”、“自动推送与智能查询”、“对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进行及时追踪”等功能,确保了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诸多薄弱问题,而且可实现对扶贫资金与财政专项资金‘层层溯源’地进行透明化跟踪与实时监控,从而筑就了农村资金风险管控的一道安全防线”,成为了扶贫资金的“守护神”。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绵阳市探索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管理模式成为了扶贫资金的“守护神”,让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阳光化,为扶贫资金保驾护航,保障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能够切切实实地“用在精当处、花在刀刃上”。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