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有文化 脱贫有信心

[ 作者:余学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1 录入:吴玲香 ]

十年的发展靠经济,五十年的发展靠制度,一百年的发展靠文化。十九大报告更深层次提出了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的总基调,作为更广大的乡村,最需要文化的引领,只有乡亲们自我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坚定脱贫信心,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把群众的需求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变成一种文化自觉,努力进行着繁荣群众文化的生动实践。我们需大力倡导“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尊重文化首先要尊重文化人、尊重艺术首先要尊重艺术家”的思路,鼓励各类文化人才开展创作,前期,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这给农村文化扶贫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我们将积极主动探索,打好“文化扶贫”攻坚战。

文化发展,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基层人民也需要学习,应该积极与帮扶部门联系,争取上级支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培育、培养当地的文化人才,争取更多的良师到现场进行宣讲,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群众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

文化宣传,也要征求群众意见。各级干部要争取各级部门的科学指导,针对政策宣讲、文化宣传、农业技术、农村发展等方面做好长期有效合理的扶贫规划,充分体现乡村特色,乡村居民生活基本富足了,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这需要我们多收集群众呼声,真正做到让群众喜闻乐见的高品质文化进一步深入农村。

文化创新,需要拓展文化内容。要搞好乡村的文化中心场所的建设和完善,配齐用好相关的阵地和设施。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积极引进高质量的文化元素,培育出更有文化的村民,展现农村的独特魅力。依托文化阵地,多举办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以提高群众的支持率。

乡村老年协会、文艺宣传队、牛咡灯等农村文化宣传组织,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正确引导村民健身,丰富村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群众的幸福感将更加强烈。

(作者地址:辉山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