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为小康战鼓落下实锤

[ 作者:曾子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8 录入:吴玲香 ]

早在百年之前,中华民族就已铸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百年中国梦”,如今2020年已近在眼前,久梦将圆,却越是在结尾,越不能放松!虽然现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顺利帮扶、脱贫大部分贫困户,但相应的,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不断推进,余下的扶贫工作也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

早期的扶贫工作,对贫困户的识别不尽详实,甚至有“富人充贫”的现象,也就导致了接下来的帮扶不“精”不“准”,造成了群众们的不满,同时也偏离了扶贫的真正意义。但好在2014年1月,中办在习主席13年11月湘西扶贫考察中作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下,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为摆正扶贫航向打造出了扶贫“导航”,习主席更是在2015年10月又进一步提出了“五个一批”重要思想,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终于,脱贫攻坚“破冰船”在全国各贫困地区破冰辟航,扶贫工作成效初显。

但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后几年,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脱贫攻坚任务愈发艰巨。虽然近期召开了数个扶贫工作推进会议,对如何真正“精”“准”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要求,也为之后扶贫航船的破冰前行进一步铸牢了龙骨,但农村贫困人口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其复杂性和特殊性都远远超出现阶段已制定政策所涵盖的情况,这也使现行政策、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难免出现各种削足适履的情况,比如:①村组干部及其直系亲属如属贫困户,则判定为错评,需从户中剔除,但是我村一名村组干部为民办事,每月工资700,家中小女儿却患肾衰竭大病,换双肾救治保守估计约需60万以上医药费,只因一条错评标准就封死了得到国家帮扶救助的大门,那么是否因该灵活处理,因实际情况特殊,套用因病致贫标准将其纳入?②现有扶贫明白卡作为评定贫困户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表中只有各项收入明细登记,生产生活成本是否不计入其中?但是又出现镇内一户确实贫困家庭,老父残疾,儿子在昆明打工,如工资不刨除其生产生活成本就超过了贫困标准,不能列为贫困户,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工资在昆明支付了生产生活各项开支基本不会有剩余,那这种情况细细盘点是否又算作漏贫?所以各项指标的量化计算标准是否应该继续完善?

虽然种种问题不断出现,工作推进不断遭遇“坚冰”,但这也正说明各层级人员正不断落实、推进扶贫工作,因为只有置身问题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为此,我县也制定出了落实机关单位帮扶联系人真正帮扶到户、因户施措的相应政策,我镇领导、工作人员也想出了为暂时不能纳入政策范围的大病致贫群众微信筹资等的办法,大家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途径去真正解决贫困群众的困难,也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但是个别县镇的力量仍然是微弱的,国家的帮扶才是扶贫航船破冰的动力马达,只待“精”“准”标准完善后,“预备”贫困户能真正实现“转正”,贫困识别能“应识尽识,应纳尽纳”。

小康战鼓早已敲响,全国的扶贫“破冰船”也都正奋力冲刺,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全力以赴,用破冰攻坚的胜利,再为小康圆梦落下一记久久鸣响的重锤!

(作者单位:海口镇新村村委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