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童兴等:村账乡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作者:童兴 程志清 杜立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30 录入:实习编辑 ]

农村稳定则国家稳定。村级财务是关乎乡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多年来不断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下拨补贴大量的资金到农村农户。务必把对这些惠农资金管理好,造福农民朋友,提高使用质效,防止资金流失。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影响干群关系。为此,加强国家惠农资金管理,落实好“村账乡管”。“村账乡管”虽推行多年,仍存在一些管理漏洞,需加强改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财务使用计划不够强。农村村级用钱缺乏周密计划,没有制订量入为出的财务收支计划,没有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有随意性,习惯扯公脚盖婆脚;一些村级经济基础薄弱,不少村支出大于收入,有的是空壳村,年年负债运转,便乱用钱、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2、村资产管理不到位。村集体所有的企业、林地等资产出租转让时,还存在不招投标或走过场问题,有的不通过村民大会,转让手续不规范,有的是口头协议,有的虽有书面合同,但内容不全面、权利义务不对等。

3、虚报挪用项目资金。许多村每年要向上争取一些项目,有的村夸大虚报,当争取上级部门立项批准、获得相应项目资金后,由于村组资金短缺,村组先将项目资金部分挪作他用,部分用于项目建设,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4、票据使用不够规范。有的村存在以领款单列支材料费、以白条列支劳务费、以其它票据冲抵掩盖不合规的开支等现象。

5、资金结算不及时。有些村组应分配到农户的征地补偿费、扶贫资金、临时救助等,没有根据农户提供的原始支付凭证一次支付到户;有的村将款项转账至村组干部账户或村垸“能人”个人账户,再由其支付给农户(含不识字或不会用银行卡),其资金的真实到达农户令人担忧。

6、隐瞒或虚列收支。有的将承包款和租金收入计入往来科目,然后以费用支出票据直接冲销;有的直接在账外将承包款和租金等收入用于其他费用支出;有的村为了完成行政目标任务,以党建经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名虚列收支,造成财务收支核算不真实。

二、形成的主要原因

1、财经纪律法规意识淡薄。有的村干部不真懂财经法规,自觉不自觉违反规定开支或者使用不合格票据,村里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会计等人员审核监管不到位;少数村干置法规于脑后,不听取财务人员的意见;有的乡镇干部以行政手段干涉村级财务,将部分不合理开支转移村财务账上

2、缺乏严格管理观念。乡镇领导对村级财务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对统筹发展与预算执行的认识有偏差。一些村未对年度收支编制预算,村干脑袋瓜里存放模糊管理观念,开支随机性大。乡村干部钻票据空子,不依法报销、做账;对上对下结算拖拉遮掩,私藏腰包。

3、民主决策制度不够完善。在农村碍于熟人社会关系,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都有些附庸村民委员会的思维,未能真正履行其职能,村级开支无计划、村财务难以严监督;村务公开不细致,对村民关心的重点项目、重点资金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

4、履责管理不到位。对某些项目存在行政管理职能的多样性,导致“村账乡管”存在盲区。乡镇政府认为,项目款由财政部门管理或村集体使用,不想多问细问,有问题主要是财政部门与村里的事。村干认为,大笔用钱乡镇政府有要求,账务有乡镇财政所监管,一般出不了问题,有问题大家担待着。村民认为,村账和村干都在乡镇管着,上面有纪律制度有人监管,应该不会出问题。实际上乡镇政府、财政所、村委会管理都不够严格,多有缝隙。

三、改善“村账乡管”的对策

为促进农村村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维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要不断完善“村账乡管”办法,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

1、加强干部财经纪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法规意识,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对财经纪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守纪意识,增强财务预算和计划开支意识,树立依法治村依法用财的理念。

2、加强村级财会人员培训。对村会计要多组织法规财会纪律学习,强化职业监督责任和依法理财认识,增强“不履责必受罚”规矩;加强财务核算及管理制度的教育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严守财经纪律自觉性。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依法守纪理财,把财务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住审批权,保证村级财务公开透明,民主议事、决策程序有章可循;健全制度管理体系,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要切实发挥监管作用,针对财务使用、报账不合规等等问题,坚决不予通过。

4、乡镇财政所履职尽责。“村账乡管”的乡镇财政所不是“管账先生”,是财务监管员,要严守职责,核查每笔开支,对不符合法规和财经纪律的坚决不予通过,细监严管国家的钱,维护群众利益。

5、县乡两级坚持组织清查。县乡政府及财政部门要组织专班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清查,也要不定期抽查,查出问题要追责到人,实行谁签字审批谁负责,要整改落实。要对村集体林地、财产、企业的管理,不让村集体资产流失;要对重点项目财务、重点资金收支的全程跟踪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监督作用,积极探索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促进村级经济规范化管理。

作者地址:湖北英山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