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山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把纪律挺在前面,执行党中央关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工作要求。从线索入手,执纪监督谈话成为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8月3日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基层的政府机关中,仍存在很多监督执纪的“面子工程”,把监督执纪当儿戏,走走过场、唠唠嗑就完事,缺乏严肃性、纪律性,完全是“任性”执纪。这种“任性”执纪就是对党纪国法的亵渎,践踏了党章党规的威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应以“铁面”发动、“铁腕”发力、“铁规”发威,对“任性”执纪严惩不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监督执纪要以“铁面”发动。敢于“较真碰硬”,力戒“感情用事”,坚决抹开“人情关”,推进强力问责。那些打“感情牌”的就是监督执纪的“关键少数”,一旦有了一个小切口,牢固的纪律堤坝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制度的笼子也会随之被任性开启,权利就会四处乱窜,严重扰乱党内政治生活、破坏党内政治生态。以“铁面”问责,抓住“关键少数”,突出关键环节,推动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更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通过谈话,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小问题、小毛病及时制止纠正,彻底消除后患。
监督执纪要以“铁腕”发力。敢于“一竿子插到底”,力戒“蜻蜓点水”,坚决深挖细查,揪住问题线索不放。对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者当头棒喝,划出纪律底线,亮出纪律红线,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只能在“安全区域”内谨慎“驾驶”。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对于性质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要言出纪随,达到“问责一例、警醒一片”的震慑效果。
监督执纪要以“铁规”发威。敢于“亮底牌、明底线”,力戒“徒有其名”,严格按照法规制度执行,让禁令生威、铁规发力。为了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党内制度建设,让党内正能量充沛,党中央先后制定颁布了《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法律法规的出台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是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执纪者严格按照法规条文对照执行,行使监督权、调查权、问责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对照规章制度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查找思想上的不足、认识上的偏差,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监督执纪是对党内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在全面从严治党、严打“任性”执纪中,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铲除一切违纪违法者,让我们党的肌体永葆青春活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经济和商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