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有幸亲历了某县级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中药材种植的火热场景,农民朋友的干劲堪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父辈们,能吃苦、干劲足、有信心。通过造访合作社的负责人,笔者不禁对现如今农村的发展赞口不绝,听到他们对农村发展的规划亦是拍案叫好。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正有序紧张进行,特别是大扶贫工作 的开展,拉开了创造经济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序幕,并且各地都在围绕大扶贫工作因地制宜地施展才华。如何让农村社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考验着各级党委政 府一班人的决策思路与攻坚执行力。
结合现阶段脱贫攻坚现状,笔者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打破传统小农经济,形成规范的农业产业经济格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对解 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开拓农业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一体化建设新局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供给侧改革,创造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因地制宜作好产业规划与布局。定位好产业发展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环境影响,规范生产经营制度,推行标准化、无污染生产,才能保障产品达到绿色、健康品质,成就品牌塑造优势。
二是要加强党委政府引导与帮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运作平台。各级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阶段,利用政策支持与导向,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引导与支持,促进社会资源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开发合作、协调配合、市场供销等一条龙服务的良性供销链条。
三是要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模式。运用现代网络,集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网店为一体,并融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打造“互联网+农业产业+旅游观光”的农业产业经营格局。
四是要整合社会资源与品牌塑造并举,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抗风险能力。利用社会资源与政策帮扶,帮助合作社规范运作,同时,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此塑造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与占有率,增强合作社市场竞争与抗风险能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华讯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