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农村旅游市场越来越火,各种休闲游、采摘游、体验游、赏花游、度假游纷至沓来。
然而,在各地以农家乐、乡间度假村、休闲观光区等为代表的农村旅游市场发展中,却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即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乡村旅游在不断规范服务、加强特色经营以及着力打造“农旅合一”升级版上面临瓶颈。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乡村旅游经营者观念陈旧,他们认为自身规模不大,再加上农村这些活自家人及村民来得更熟悉,又是乡里乡亲叫得应,根本不需要大学生或旅游专业人才;二是有些经营者虽然抛出了橄榄枝,但大学生都不肯去,或者坚持不了几天就选择离开。
同时,不少地方的“农庄”,有的起初生意不错,自家“操盘”也顺手,人也来了很多,但是慢慢地因内容形式单一、经营水准不高、外在声誉不佳而陷低谷;而有的虽在同一个地方,但因其在服务、营销上聘用专业人才辅佐,精细管理,特色明显,生意是蒸蒸日上。两者相比,其取胜之道显而易见。
乡村旅游发展既要有当地良好的山水环境、种植的新鲜果蔬和农民的自然淳朴生活方式作依托;同时也需要有旅游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在乡村旅游创新方面更需要专业人士的“点拨”,这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那么,农村旅游人才从哪儿来呢?笔者认为,一是由当地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健康卫生、礼仪接待、导游服务、餐饮管理知识等,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证;二是选送农村年轻人员去大专院校进修相关专业,进一步提高从业技能与水平;三是政府搭台并制定相关政策,以引进人才的方式,给予相应的待遇,吸引专业人士和年轻大学生前来自我发展,成就人生的一番事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东方城乡报 2016年5月24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