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赵雪竹:乡镇干部出现青黄不接之我见

[ 作者:赵雪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0 录入:王惠敏 ]

今年,是市、县、乡、村四级换届之年,各地换届工作也紧锣密鼓的有序推进。在换届过程中,笔者发现,乡镇干部“青黄不接”现象较为突出。

早在前几年,也有专家预测过乡镇干部“青黄不接”“断档”等现象,近年来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一是公务员热逐步“退烧降温”。近年来公务员参考人数与招录人数比例在逐年缩小,国考竞争压力整体而言有所降低。相对于报考公务员的百万考生,更多高校毕业生选择了民企与自主创业,进入体制内工作的仅是少数群体。加之现在基层公务员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所以招考职位大多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倾斜,且大多设有服务年限5年,8年要求,这就让许多年轻人在报考时望而却步,导致许多基层岗位无人问津,出现报考空缺。所以,在招考岗位向基层倾斜的同时,还要放宽职位要求,吸引更多地年轻人报考曾经岗位。

二是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干部直接面对的是广大普通群众,工作开展起来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任务繁重;干部在基层服务、付出了大半辈子,付出的辛劳多,得到的报酬少,而且很少受到干部政策的眷顾,常常使乡镇干部觉得“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没干头、思想上没盼头”。因此,在讲付出、讲奉献的同时,通过增加艰苦边远津贴、工资待遇政策向乡镇倾斜,重点向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倾斜等方式适当提高乡镇干部待遇,让长期在生产一线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生活上有盼头,

三是乡镇干部晋升空间小。一些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乡镇中层干部,由于受到年龄、学历等限制,提拔难度大;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由于工作年限等问题还不符合提拔晋升的条件,而一些区级机关符合条件的干部又不愿意到乡镇,就出现了干部“断档”问题。最近出台了从“四类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政策,这确实是一条解决乡镇干部晋升难问题的有力措施,应该大力提倡实施。同时,也要完善干部激励机制,提供更多地学习培训与拓展空间,给年轻干部吃上“定心丸”,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光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