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熊雯函:尴尬礼物不能以尴尬收场

[ 作者:熊雯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3 录入:实习编辑 ]

在电视问政的直播现场,村民送来的没煮熟的米饭,浑浊的自来水,这些“礼物”让领导干部很是尴尬,西昌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魏明奎当场给出解决方案,西昌市供排水总公司总经理邓晗想要蒙混过去,被要求重新表态。(5月11日人民日报)

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坚持质询要临场,回答不回避,承诺必兑现,西昌开展电视问政这种方式值得我们注意的不是群众拿着这些“尴尬”的礼物出现在直播现场,而是事件折射出的怎样才能让干部更好的兑现承诺,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

利用网络平台解决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从两会期间“部长通道”的热潮就已开始,部长的“发声”是直面群众问题,向群众提出解决方向,都是解决宏而大的问题,而西昌电视问政却始向具体,更贴近群众现实利益的问题,“礼物”只是让问题变得更形象更直观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在给领导干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是群众进行监督的一种表现。

反观以往,领导干部在媒体平台上采取文字发言,有充足时间准备“作答”,作答变得“冠冕堂皇”,作答后却将承诺抛之脑后,公众也不知道问题是否解决,热点事件就杳无音讯了。领导干部将“作答”流于形式,只是应付当前,而没有善始善终。

领导干部临场直面问题,做出承诺,直到问题解决,这是务实工作作风的表现。但是怎样才能让领导干部兑现承诺?其中群众的监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电视媒体平台几乎遍布中国,每一位群众都是一名监督者,就像眼前有一部放映机,时刻展示着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干部的一言一行会被“放大”,任何细小的不当举动都会被群众察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全民覆盖作用,不只依靠从事媒体工作群体的力量,还要让每位群众都成为问题解决的监督者,让领导干部不想不愿不敢对问题“始乱终弃”。

当然,电视问政只是加强领导工作务实作风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靠相关职能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让每个问题真正落实到位,这样“尴尬”的场面会越来越少,恐怕以后群众尴尬的“礼物”也会越来越少了。

作者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