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当下三农的尴尬

[ 作者:我会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4 录入:实习编辑 ]

原题:当下农民、农村、农业的尴尬:吃不起,卖不高,不赚钱

特别关注丨菜价这么高,你还吃得起么?

大葱现在十块钱一斤了,这几天如果谁一开口说话,一嘴葱味,绝对在炫富。据说研发了大葱味口香糖。拜访客户前吃一粒,客户一闻大葱味,这公司有实力!相亲前吃一粒,姑娘一闻大葱味,这小伙有钱!聚会前吃一粒,朋友一闻大葱味,这小子混的还行!

虽然话语间有些夸张调侃之意,但是菜价上涨确是事实。昨日下班,小编在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一根山药,一个白萝卜、一把香菜就三十二元,手里提着菜,心里就画魂,不免有些担心,日常百姓的平常菜价都如此疯狂,真不知还能有便宜点的东西吗?如此这样,现在一个月的买菜钱,就比往年这个时候要多花得多得多,大蒜8元/斤、萝卜1.8元/斤、尖椒8元/斤、黄瓜4元/斤……

菜篮子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毕竟,没有机会吃山珍海味,每天都只有跟蔬菜打交道。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需求,也愈发很难得到满足。无论菜价暴涨还是暴跌,老百姓都是最终受害者。

那么,菜价缘何又疯涨呢?我会种小助手整理了菜价疯涨的几个主要原因,您认为谁是造成菜价疯涨真正的幕后推手呢?

1、气候反常

今年春季部分蔬菜主产区持续低温寡照,导致部分蔬菜产量低、价格上涨。今年1月份,我国多数地区持续低温阴雨(雪)寡照天气,导致浙江、湖南、安徽、湖北等省部分地区发生雪灾、冻害;河北西南部、河南东部等中东部部分地区遭遇雾霾天气,对蔬菜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病虫害多发

同样受低温天气影响,春季蔬菜病虫害加重,致使部分蔬菜减产、菜价疯涨。

3、需求增加

随着瘦肉精、注胶虾、激素鸡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消费者对于肉制品需求有一定的减少。过去蔬菜属于副食品,现在很多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蔬菜基本成了主食,因此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增加也是推动菜价疯涨的主要要素。

4、中间商的炒作

细数近年来被“炒”的很火的蒜你狠、豆你玩、向钱葱……无一不是在中间商的炒作之下,价格飙升,从而成为蔬菜贵族。

5、运输成本上涨

随着油价破八,蔬菜运输成本随之上涨,以从昆明、南宁运往海南的蔬菜为例,油价上涨后每公斤运输成本分别增加了0.54元和0.50元。

6、产销不对接

不少菜农表示,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太多,蔬菜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一般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每个环节至少加价5%,层层加价,导致蔬菜终端销售价格高位运行。

仔细剖析蔬菜价格疯涨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菜价疯涨从本质上折射出了当下菜篮子困境。蔬菜减产,反应了农业发展后劲乏力和天气决定农业发展的困境。蔬菜是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政府应当尽快行动起来,不能让菜价疯涨成为老百姓的切肤之痛。

确实,今年蔬菜价格高企让一些农户都大赚一笔,也尝到了甜头。但经历了前几年蔬菜价格的暴涨暴跌之后,不少种植户变得更加谨慎了。从“姜你军”到“被姜军”,从“蒜你狠”到“被蒜计”,这样的教训对于农户来说真的是记忆犹新。

我会种专家建议农户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农业靠天吃饭,种植也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在蔬菜价格大幅上升后,种植户一定要保持冷静,不用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出现卖菜难、菜贱伤农的情况,并陷入暴涨暴跌的“过山车”的局面。而应该在提高蔬菜的附加值上“做文章”,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靠质量来增加收益,这样才会卖出好价钱。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我会种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