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央农村会议上首次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两年以来,各地按照中央部署都在大力推进,农村总体状态有很大改变。
但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千篇一律,当地政府为完成所谓的任务而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只是将房子涂白,道路硬化,涂脂抹粉,没有发展当地特色,尤其是文化特色。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打造“看上去美丽”的乡村,更是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乡村。
城市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五湖四海的人群前来实现梦想,美丽乡村建设也要在传承乡村文明、乡土文化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为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贡献一己之力。在日益加快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用创造历史和艺术的态度推进,打造成真正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要依靠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就难免出现模式化,红墙、白瓦,水泥路,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出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虽然符合乡村生活的需求,提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看上去整齐划一,却丧失了乡村该有的自然美和淳朴味道。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重视表面的美观,要想在现代元素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内外兼美的乡村需要当地政府好好规划思考一番。
历史的积淀,从独特的村名中可略窥一二;文化的传承,也许就来自村口的大槐树。乡村因其独特的文化才会与城市建设截然不同,才会有韵味、有味道、有生命力,只有把乡村当作具有自然美和淳朴乡风的艺术来规划、设计和建设,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天山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