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2025年5月19日 星期一

粟周溥:关于稻田养鱼产业的几点思考

[ 作者: 粟周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88 更新时间:2016-02-29 录入:王惠敏 ]

关于高酿镇稻田养鱼产业的几点思考

一、镇情简介

高酿镇位于天柱县南部,距县城12.5公里,东邻坌处镇,南接锦屏县,西交石洞镇,北连凤城镇。天石公路、202省道、三黎高速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镇2014年并村后,全镇由原来的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合并为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06个村民小组7268户,总人口31306人,其中侗族人口占99.8%。平均海拔682.6米,最低海拔333.5米,最高海拔1031.8米,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80天,年降雨量为1300毫米。地形以低中山丘陵沟谷地貌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682.6米,年降雨量1394毫米,无霜期265天,年平均温度14.9℃。属温凉农业气候区,为全镇的山地特色农业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全县极具开发潜力的典型农业大镇。全镇辖区面积248.86平方公里,耕地21910亩,其中:田15950亩,土5960亩,人均耕地0.69亩。优质烤烟、优质大米是高酿镇的传统支柱产业。

二、稻田养鱼的优势条件

稻田养鱼是符合国家政策重点扶持产业,也是我镇当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目前,高酿仍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具有浓郁的北侗民族风情,最适合发展独具特色的北侗生态农业,有机生态稻鱼业一方面可以实现稻鱼种养殖共生互补,改善土壤结构,又可以将高酿山地特色农业全面推向市场,增加产值,推动乡村生态体验旅游业发展,全面推动和谐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全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现全镇人民产业脱贫的梦想。

1.群众基础较好。高酿素来是农业大镇,优质水稻种植和稻田养鱼适合镇情,群众素有在稻田里养几条鱼的传统,具有较为丰富的种养殖经验,兴趣较高。例如坝区的上花、

隆寨、新民等村每年大部分群众都自发在稻田里养鱼。

2.高酿水田面积宽广,稻田泥厚土肥,适宜水稻种植和有机水产养殖环境。尤其是坝区的隆寨、新民等村2015年试种超级无公害优质稻,最高产量达850公斤/亩,比以前的700公斤/亩高了150公斤,发展潜力巨大。

3.气候生态环境好,适合发展优质稻和生态鱼产业。高酿昼夜温差较大,水稻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和碳水化合物的糖分合成,口感较好,加上高酿没有什么工业,基本上没有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好,空气富氧离子含量高,水稻生长无污染,同时稻鱼为共生产业,高酿群众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一向偏重使用青蛙等生态防治,极少使用农药,稻田养殖生态鱼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有机生态稻鱼产业发展。

4、交通便利。天石公路、202省道、三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产品向外运输便捷,运输成本降低。

5、水资源丰富,水利灌溉设施较为健全。现有高洞、半圭、章寨三个水库,蓄水量达10万立方米。高酿属山地丘林地势,自然集雨面积较大,年降雨量达1300毫米,坝区至天石公路沿线投资350万的水利灌溉工程实施完成,能确保稻鱼种养殖水旱无忧。

6、社会治安环境较好。高酿素有淳朴、善良的民族风情,再加上近几年来,高酿规范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严禁电鱼、毒鱼、炸鱼等行为,对违反人员严厉打击,为发展我镇水产养殖营造了较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主要做法

1.目标。通过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快高酿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通过政府建示范点,引领和服务全镇农业产业的大发展,促进农民快速增产增收,通过稻田养鱼产业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基本情况。高酿镇稻田养鱼示范区养殖规模1000,主要分布在高酿大坝的新民、上花、隆寨、丰保、三寨等七个村,涉及农户645户,贫困户220户。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块,核心区在高酿村的新民片区和隆寨片区,各50亩,户数76户。新民核心区在三黎高速高酿匝道口左侧,隆寨核心区在隆寨寨脚。

3.实施情况。一是镇政府已经垫资2万元对新民核心区50亩稻田的田坎进行加宽加高改造,达到稻田养鱼的基本要求,另外,核心区的生产便道正在进行建设之中,防毒监控、水管、水源水质监测也正在筹建之中。二是去年已向农户借鱼苗投放隆寨和新民两个示范点,共投放500斤。(目前欠群众鱼苗费1.5万元),三是去年县农业局投资从凯里购买800斤鱼苗投放新民核心区附近,投放面积40亩。四是稻田养鱼的宣传家喻户晓。目前,口洞、地引、木杉、邦寨、坐寨等村纷纷响应,积极性很高,都把田坎加高加宽。尤其是口洞村整个坝上都用塑料把田坎围得很好,采取防漏、防逃措施,群众投工投劳投物近5万元,并成立了稻田养鱼专业合作社。五是两个示范点的稻鱼养殖比较成功,去年农户放水卖了部分,较小的留下来繁殖,以供应2016年的鱼苗。六是镇里正在筹建鱼苗供应点,目前已建有一个。

4.经济效益。2015年,高酿镇稻田养鱼养殖面积400余亩,亩均产鱼40公斤,产量16000公斤,产值100余万元,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看着长势极好的秧苗和在秧苗间穿梭的鱼群,越来越多的群众坚信:我们的脱贫致富路就在稻田里。保守估计,稻田鱼养殖项目全部建成后,稻田养鱼这一产业将会逐步发展壮大,到2018年种养殖面积将达6000亩左右,届时,年产稻鱼将达240000公斤,稻鱼产值达1500万元,无公害超级优质稻产量将达4500000公斤左右,可以产出超级优质米306000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约16/公斤计算,超级优质米产值达4896万元左右。稻鱼和超级优质

米合计产值达6396万元左右,稻田养鱼这一产业将成为全镇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支撑产业之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稻田养鱼实施方案一直未批,镇无法实施招投标,下步工作不好开展,影响整个工程进度。二是外来鱼苗成活率低,生长不快,不适应本地生存。例如去年县农业局到外县够来的700余公斤鱼苗,最后放水下来才得几条。三是禁鱼工作得不到保障,镇外不法分子经常来高酿偷鱼、电鱼,河道每年有人毒鱼,仅去年就发现4起镇外不法分子夜里开面包车来坝区偷鱼。因各种原因,公安等相关部门打击力度不够,镇、村两级有心无力,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治,日益猖狂,十分打击群众养鱼的积极性,影响极为恶劣。四是防洪设施落后,每年春天暴雨季节洪水把农户鱼苗冲走,造成很大损失。比如去年雨季,隆寨核心区的50亩水田就因防洪设施排洪不畅,洪水泛滥成灾,一片汪洋,田里的鱼大部分被冲走。

一是建议公安等相关部门把毒鱼事情作为破坏生态资源来打击,有效保护稻鱼工程。二是建议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抓紧协助县扶贫办把实施方案审核,以便开展下步工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