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青平:关于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

[ 作者:青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1-28 录入:易永喆 ]

编者按: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重大而光荣的战略任务,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2024年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主办的“中国农村发展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众多农村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学学科体系与自主知识体系展开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为引导学术界加强和深化相关研究,本刊特邀部分与会权威专家基于在此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撰写文章形成一组笔谈,以飨读者。

一、中国农村发展中的诸多创造性实践和创新性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创造性实践和创新性经验。例如,在探讨土地问题时,西方体系普遍秉持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原则。中国稳步推进和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当前,诸如土地托管等新型土地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些创新举措均源自中国的实践探索,体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独特贡献与创造力。

又如,对于农业现代化,西方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欧美国家的大规模经营的道路,即通过超大规模经营,转移农业劳动力,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另一条是东亚国家通过农业多种经营,以工补农、以商补农,使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刘滨、唐任伍,2024)。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围绕如何在保持家庭经营灵活性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这一核心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的路径:一是依靠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二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服务规模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之处之一就是服务规模化。

再如,在贫困治理方面,西方主张通过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贫困率下降。中国认为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亦是政治问题。在实践中,中国开展了很多成功的探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形成了精准扶贫、合力扶贫、产业扶贫、内源扶贫、绿色减贫等理论,中国脱贫经验走向世界。

此外,在城市化方面,中国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体现并保留乡村的和谐与内在美,体现了中国独有的理论创新。

二、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农村发展的诸多创造性实践和创新性经验,有待学界作出总结和提炼,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不过,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还存在较多与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不相适应之处。主要包括:第一,理论功底不相适应。在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课情况不理想;学生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基础薄弱,方法训练严重不足;学生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史学)的学习薄弱,也缺乏基本的农学知识和新农科知识。第二,实践经验不相适应。由于较少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教师和学生不懂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局限于理论推导与模型构建,即开展的是所谓“黑板经济学”与“电脑经济学”研究。第三,人才队伍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研究能力与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了解有限,学术活动参与程度低,对“三农”问题领悟的深刻性亦显不足。第四,培养体系不相适应。当前,学生训练水平整体不高,课程体系较陈旧,培养过程监管不严。学科新思想、新观点、前沿动态很少进入课堂。培养管理过程质量控制不严,实践环节薄弱。第五,评价体系不相适应。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一些论文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无用。选题无病呻吟、远离实际、不解决实际问题(不坚持问题导向)。第六,学者的情怀和格局不相适应。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层次关注及深层次热爱少了,功利目的逐渐取代了“为学问而学问”的初心。第七,研究范式不相适应。当前部分研究既缺乏严谨的思辨,也未建立起完整的猜想与反驳体系。

三、新时期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优势

在新时期,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具备显著的优势。具体而言:第一,理论资源有优势。相较于单一理论框架,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同时充分吸收国际社会科学新发展成果,更易于实现理论创新。同时,中国已经有了丰厚的相关理论资源。老一代领导人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农业观点,如毛泽东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陈云提出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以及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两山论”、“两藏论”、大食物观以及粮食安全中的能力论等新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些为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第二,文化资源有优势。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古代有丰富的农耕文明思想,如耕战策略、粮食政策、荒政管理、河流治理等,这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第三,学术传统有优势。老一代学者务实求真的学术传统在“三农”研究领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费孝通先生等老一代学者所提出的差序格局、乡土中国、礼治秩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为中国农村社会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第四,学科特性有优势。农村发展学科天然具备与实际紧密结合、深入农村的特点,众多学者及学生来自农村,对农村研究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理解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学者已经意识到推动新时期理论创新的必要性,愿意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四、构建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主题

发展是农村发展学研究的根本性主题。农村发展有一整套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发展手段、发展的投入体系等。中国在农村发展战略上有独特的创新,比如提出了融合发展、内生发展、特色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和梯度战略。这些战略共同构成中国农村发展学的理论资源,并为相关实践提供了指导。

(二)核心要素

学科要划分范畴、探寻规律。农村发展学的学科建设,其核心要素涉及学科的对象与边界、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学科的关键要素、学科建设的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其中:农村发展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有按层次展开的纵向体系(如农民-农户-村组织-社区-社会逐层解析),也有按领域划分的横向体系(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治理多维度展开)。农村发展学科的关键要素包括教师队伍、教材、课程和平台。农村发展学科建设需遵循内部与外部规律。内部规律就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外部规律是这个学科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还有人才培养的规律,如立德树人、交叉学科建设、教育数字化、AI和数字素质培养、劳动教育、知识能力价值观一体培养、产科教融合,这都是目前农村发展学科建设要特别重视与关注的。

(三)在内涵把握上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第一,处理好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的关系。农村发展专业主要是就业的概念,农村发展学科主要是学术的概念,二者有差别,最后要落实到农村发展学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上,这样才能有农村发展的话语体系。第二,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动农村全面协调发展,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突出特征,也是被实践证明的唯一的成功方式。第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农村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子系统若不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协同发展,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第四,处理好城乡关系。实践证明,解决农村问题的很多出路在农村之外,城市化助推农村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突出表现为城市化推动了农民就业与收入增长、带动了农村社会与文化发展。第五,处理好政府、社会与农民的关系。农民在健康、文化、技能、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才是农村的真正发展,其本质是农民群体的现代化问题。第六,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的空洞化导致农村基层许多不良现象,文化建设、文化设施、文化氛围薄弱导致农村难以留住高素质农民,制约了许多地区农村的发展。第七,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发展中,既要发挥政府计划的引导作用,也要利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第八,处理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迁与其他社会经济变迁的关系。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出生率下降、农村人口向城镇和城市逐步集中是大趋势,青年一代农民正在从利益、技能、情感上远离农村与农业。这些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深远。第九,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的关系。实践证明,大学里多数发展得好的学科和专业,国际合作同时也发展得好。在中国农村发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定要使这一学科和相关的学者、科研、课程等与世界最高水平农村发展学科“近身竞争”,提升中国农村发展学科的整体实力。第十,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未来农业、农村的关系。农村发展学科要面向未来。未来的农业、农村是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是“三产融合、智慧智能、绿色低碳、供给丰富、健康引领、面向全球”的农业,是“经济繁荣、生态宜居、治理现代、平安和谐、生活富裕”的农村。瞄准这个未来大方向、大趋势发展农村发展学,这一学科才能有朝气和生命力。

(作者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粮食与食物经济、涉农工商管理(偏重于涉农消费者行为学与竞争战略研究)。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11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