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织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相关研究,探索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内容、方法、路径等重大问题。为便于公众理解和接受,面向社会以“乡村记忆工程”为名进行宣传阐释,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课题组组长为唐珂、周武忠,成员为周峰、周之澄、徐媛媛、杜凯、陈昌军、王墨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乡村记忆工程以“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农耕文化在挖掘保护、记录整理、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让优秀中华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瑰丽华彩。系统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需要准确把握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乡村记忆工程是什么、为什么?要科学界定其内涵,深刻理解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重大意义。二是乡村记忆工程如何实施?要面向时代使命与未来发展构建乡村记忆工程长期可持续推进的实施路径和方略体系。
1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中国乡村丰收的土地,承载着古往今来、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中国文联办公厅发布《“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遵循守正创新、求真务实的总要求,以打造“有影响力传播力的管用平台”为抓手,提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旨在赓续农耕文明,推动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充分发挥其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乡村记忆工程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间,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就乡村文化进行系统阐释和专题部署,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乡村文化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贺信。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和考察江苏徐州、福建武夷山、河南安阳、湖南常德等地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等乡村文化振兴重点任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统揽全局,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要运用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和利用农耕文化,推动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培根、养德、凝心、聚力作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乡村记忆工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实施难度最大,也最具标志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从顶层设计明确了工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任务。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新增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2020—2024年,中央连续五年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进行专项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城乡融合,对“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实施中华文明标识工程、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强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等工作要求。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要加快开展文化资源摸底调查,深化文化价值研究阐释,加快农耕文化遗产挖掘认定,推动农耕文化活态传承,促进区域性协同保护,开展优秀成果展示传播,进一步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基础。
1.3 乡村记忆工程是传承保护农耕文化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乡村是孕育中华农耕文明的摇篮,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和传承好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以人类农事活动为中心,围绕农作生产、农业生态与农人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优秀的农耕文化积淀了中国千年乡土社会的智慧结晶与经验方法,是乡村社会治理与和谐发展的文化根基。农耕文化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农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传承本国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乡村记忆工程围绕农耕文化“物质知识行为观念”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整理和识别评估:物质文化层面包括村落遗址、农业设施、农具农作物、农业物种、农林产品、古农书等;知识文化范畴包括农业知识制度、传统工艺、神话传说、农谚俗语等;行为文化包括农技、农艺、时令、节庆、礼仪、民风农俗等;观念文化范畴包括农耕文化要素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代表着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1.4 乡村记忆工程是培育文明乡风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农耕文化依托乡土社会,坚持勤、俭、实、慈、孝、善、睦等核心价值导向,通过礼仪规范、民俗节庆、生产生活技艺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农耕美德的道德教化和约束作用。当前,乡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部分农民的精神世界仍然相对贫乏,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乘虚而入。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方仍有较大的生存空间。一些地方农村存在邻里纠纷、酗酒、赌博、治安等问题,不同程度与德育弱化相关。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从农耕文化中“长”出来的。农耕文化是一种乡村生活与教育实践,是塑造乡村社会风貌的重要力量。乡村记忆工程的“记忆”目的在于认知自我、构建共识、培育精神,要挖掘传承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要充分发挥农耕文化在凝聚民心、淳化民风、引领风尚、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作用,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这是全面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需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培育风清气正、团结奋斗的人文环境,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1.5 乡村记忆工程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农业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的功能就越能发挥积极作用”。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千百年的农耕实践中孕育的生产生活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对于我们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建设具有借鉴启发价值。传统村落和传统手工艺、节庆、礼俗等为乡村增添了独特魅力,服务休闲康养、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乡村记忆工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意志,深度挖掘和创造农耕文化与当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连接点和契合点,引导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营造传统文化与社会民众的互动氛围,形成文化传承聚合力,创造能够得到大众认可并能带动增收的农耕文化产品,通过产业创新为乡村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增值支持,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最终让农民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上双获益、双丰收。
2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的方法路径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文化强国、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要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构建科学保护管理机制、实施转化创新推广项目、搭建跨界融合展示平台。
2.1 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工作,留存农耕文化鲜活记忆
从乡村资源现状来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些珍贵的农耕文化将面临永久性失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农耕文化载体正在加速消亡。据统计,近30年间全国行政村数量减少了近一半,自然村数量减少了近1/3;不少古村老宅被拆除,传统农具等农村老物件被丢弃,一些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濒临消失。其二,农耕文化传承表现后继乏力。据普查,15~39岁的年轻人常住在乡村的比例低于30%。本土人才对农耕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农耕文化传承方式和创新路径单一,大部分掌握农耕相关民间艺术、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的农民年事已高,若他们这一辈人离世,相当数量的农耕传统技艺将会失传,一旦消失,想要恢复非常困难。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耕文化资源摸底调查和整理分析是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第一,开展全国农耕文化资源摸底调查。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乡村同步开展摸底调查。重点收集农耕文化专题研究成果、各地县志、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工作汇编、博物馆与村史馆馆藏四个方面资料。其中,专题研究包括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农业古籍、专著、论文汇编、研究报告汇编、专题报告等,各地县志资料主要搜集调查各地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资料信息,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工作汇编资料重点关注部门与行业协会在前期开展农耕文化相关传承保护工作中所积累形成的基础资料、研究内容、工作进展及成效,博物馆与村史馆馆藏资料主要针对各地博物馆与村史馆搜集调查农耕文化相关的实物、文献、展演以及电子化资料。
第二,形成“中华农耕文化资源库”。根据“农”字特色的分类体系对摸底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和登记建档,根据需要对典型农耕文化目的地开展现场核实和田野补充调查,验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围绕农耕文化的特点提取指标关键词,进一步筛选农耕文化资源,形成可供数据检索的“中华农耕文化资源库”。
第三,加强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持续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村落名录申报认定工作。勘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边界,对传统农业物种、传统耕作技艺、古农田(古果园、古茶园等)、民俗节庆等核心保护要素登记建档,推动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督察范围。
第四,汇编“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实践案例集”。整理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和美乡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案例,汇总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的资料,积累各地农村建设、乡村文化创意、传统手工技艺文旅融合的实践成果和鲜活案例,为后续农耕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保护管理、传承利用与展示传播奠定基础。
2.2 构建科学保护管理机制,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内涵
由于农耕文化资源存在品类繁多、界定标准不统一、涉及不同的管理归口和职能部门等现实问题,各方在开展传承保护工作时往往存在认知偏差、管理协调成本高、评价与绩效不受重视等问题,一些尚未达到“遗产”“文物”等现行保护标准的农耕文化内容因缺乏有效保护而面临被忽视、被遗忘进而失传的风险。基于此,构建科学的农耕文化保护管理制度非常必要,要梳理和厘清农耕文化保护对象的类目与价值,落实农耕文化保护的针对性管理制度和路径指南,解决社会化力量在农耕文化保护中缺位的问题。
第一,加强农耕文化研究阐释。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移风易俗、乡村治理、农民教育培训等重要论述,加强研讨交流、研究阐释。围绕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的途径方法、农耕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培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协同机制、文化结对帮扶的政策举措、农耕文化道德教化作用发挥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深入研究。支持相关理论阐释专著出版,结合乡村文化、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领域重要政策出台,以署名文章、解读文章、评论员文章等形式进行宣传阐释。
第二,形成“农耕文化资源重点保护名录”。研究提出农耕文化资源识别分类标准和评价方法,各地、各门类的文化资源信息能够合理归类、有序保存;对资源库资料开展分析对比和阐释,解读不同地域、不同类别农耕文化资源的历史特点与时代内涵。依托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等维度制定农耕文化资源评价体系和等级分类标准,对需要重点保护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遴选,发布“农耕文化资源重点保护名录”。
第三,编制“农耕文化资源保护管理方法和保护评价指南”。针对前期评估所形成的分级分类农耕文化资源提出适配性的制度性保护管理方法,避免“一刀切”式;依据农耕文化资源的典型性和特色性,落实农耕文化保护管理的结构性政策设计(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及保护管理效果指标设计,编制农耕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和保护评价指南,明确农耕文化保护工作的范围范畴、权责体系、财政预算等。
第四,加大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资金投入。财政支持与社会募捐相结合,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农耕文化保护项目、农耕文化艺术与培训活动、农耕文化作品创作、农耕文化工作者等进行资助和扶持。同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探索农耕文化资源产权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保护管理新理念和新方式,推动社会力量设立保护基金,支持农耕文化保护公益项目。在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为政府、企业、社区间合作创造条件,更好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2.3 实施转化创新推广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明乡风培育
农耕文化转化创新后劲不足,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布局农耕文化品牌体系,规划和实施系列转化创新推广项目。
第一,打造“国家级农业文化展示区”。按照《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文化展示区”的要求,在对全国农耕文化类别、特点、分布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考虑农耕生产与生活资料、农事特征、农技水平、行政主体等要素,确立展示区划定原则与条件并编制建设规划。根据农耕文化起源传播脉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先在长白山沿线、东北松嫩平原、太行山沿线、新疆西藏农牧区、三江源地区、长江中下游、黄河几字湾地区、巴蜀地区、珠江三角洲、武夷山沿线等建设文化展示区。同时,支持各片区开展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项目,每个片区提出农耕文化保护项目,纳入黄河、长江、长征、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
第二,推进“中华农耕文化艺术馆”建设。主要选取农耕文化与艺术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村区域,通过建设农耕文化艺术馆汇集地方展陈,以农俗展示、民艺表演、文化活动等引领文明乡风建设;兼顾考虑在农耕文化资源不富集但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区域建设相应场馆,进一步放大这一农俗载体在普及农耕文化知识、推广优秀传统理念、拓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力。
第三,培优“农遗良品”品牌。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独特内涵,为农遗产品赋予中国品质、中国味道,做好“农遗良品”优选培育推介工作,促进遗产系统保护、活态传承。依托农耕文化创新创意系列大赛,设置题材、遴选点位、征集方案、举办同名主题活动,以设计大赛的形式促进文旅康养、农事体验、良品培育等农耕文化产业支柱性项目、品牌、线路的孵化与开发,积极推动设计方案向实体产业、项目产品的转化,广纳主题创意,做实产业应用,增加就业机会,营造文化氛围,利用农耕文化资源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四,建立复合型农耕文化专项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实用导向,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耕耘者振兴计划”等,培训乡村振兴急需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三产融合、文化治理等人才。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专题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育、脱贫地区致富能力提升、农民综合素养提升整村推进等行动,提高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
第五,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宣传展示弘扬传统农耕美德,抵制陈规陋习。以“整治无事酒倡导新生活”为小切口,以脱贫地区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谋划治理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坚持不懈抓下去,将其办成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4 搭建跨界融合展示平台,促进农耕文化多维传播
以农传声,以农载道。梳理农耕文化展示传播现状可以看到,中国农民丰收节已成为农耕文化展示传播最有效的文化实践,迄今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在电视视频方面,央视在2015—2023年共出品7部农业相关纪录片,涉及稻作文化、村落变革、种源安全、农遗故事等;央视旗下中国环球电视网在海外平台发布农耕文化纪录片(外文)共计5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农耕探文明》(2023年)在同时段上星频道收视率排名第一。《记住乡愁》纪录片已经连续播出了十季,累计观众上百亿人次。农耕文化的展示传播已形成一定影响力,应继续加强建设,打造功能性、展示性、互动性于一体且能跨越时空限制的农耕文化共享共创平台。
第一,搭建“中国数字村史村志”云平台。根据农耕文化摸底调查、管理评价、创新推广的工作成果,搭建“中国数字村史村志”云平台,吸纳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新技术,建设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数字资源库、数字信息集、数字品牌组、数字产品线,分别对应农耕文化实体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农耕文化基础研究与衍生实践的信息全记录、由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所催生的专有品牌展示窗口以及代表乡村元宇宙单元的专项数字化产品开发集合,扩大农耕文化资源的社会开放度和国际传播力,形成在国家层面服务教育、研究和旅游等多领域的乡村历史知识库及农耕文化数字化体验平台。
第二,农耕文化影像录制传播。拍摄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宣传片,加强新媒体平台推介,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影像时代,纪录片作为国家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录制各类农耕文化纪录片及短视频,并在官媒与社交平台进行推送,实现从中国到世界范围农耕文化影像化的多维呈现。
第三,依托文化节庆进行宣传推广。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文化实践活动,举办群众性农耕农趣农味文化活动,支持涉农博物馆举办农耕文化科普活动,并通过直播等形式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大美·二十四节气”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推动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
第四,推进“大地流彩”系列活动。坚持农民唱主角,大力推广“村字号”品牌活动,充分体现“三农”特色、乡愁记忆,因地制宜举办村跑、村超、村舞、村歌、村钓、村厨等活动,引导各地将农耕农事、乡景乡俗、土特产品融入其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
第五,开展“艺术乡建”行动。以“艺术点亮乡村”为主题开展“艺术乡建”行动,鼓励引导支持文艺类院校以及专家、教师、青年艺术家等,与乡村建立常态化定点结对帮扶关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培育乡村文化艺术基地。打好“乡情牌”,支持绘画村、雕塑村、风筝村、乐器村等特色村庄发展,鼓励正能量网红进乡村,开发富有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项目,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3 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保护传承中华农耕文化,让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根脉生生不息并展现与时俱进的实力与魅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摸底调查全面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制定一系列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规范和标准,建设“中国数字村史村志”云平台等新手段,建立由“国家农耕文化资源库国家农业文化展示区国家农耕文化专业人才体系国家农耕文创产业品牌国家农耕文化共享平台”构成的乡村记忆体系,不断增强中华农耕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重新创造和展现中华农耕文化新辉煌,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农业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课题组。来源:《世界农业》2024年第9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