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是找工作的高峰时段,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年刚过就千里迢迢赶来北京寻找机会,也有人选择离开北京工作。随着各劳务输出大省经济的发展,在大城市“讨生活”,已不再是农民工唯一的出路。回家乡工作,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春节假期刚结束,记者联系董存润时,他已经回到甘肃武威的老家近1个月了。“我奶奶现在身体状况很不好,我得在家照顾她。”
2013年,20岁的董存润来到北京。中专毕业的他,为了给自己“增值”,特意去清大东方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考取了消防中控上岗证。有了这门技术,他顺利地应聘到一家物业公司做消防中控员。
干了两年后因为对中控室枯燥的工作感到倦怠,2015年初,董存润转行做了保安。因为年轻有活力,他的这份工作也干得不错。奶奶突然病重的消息是在今年1月初传来的,第二天董存润就辞职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对于春节之后所要找的工作,董存润唯一的要求就是离家近,因为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奶奶,“最远到西安,能在兰州工作最好”。对于工作的内容和工资,他都认为好商量:“现在这两个省会城市的工作机会也很多,待遇只要够养活我就行。”
同样是回家乡,对25岁的西安人王斌奎来说,在北京的经历却没有董存润顺利。
2014年,王斌奎来到北京,先后在一家装修公司和一家互联网洗车公司工作。结果,前者提供的工资除去房租,几乎难以维持在北京的生活;后者去年11月倒闭,还欠了他一万多元的工资。
感受到“大城市的残酷”,王斌奎选择在去年底回到了农村老家:“在北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真的太难了。”回家没多久,他从朋友那儿听说陕北苹果滞销,于是收购了5000斤运回西安销售,获得了5000元的利润。“虽然只是临时生意,但这在北京我就做不到。”王斌奎笑言。
2月15日,王斌奎从老家农村到了西安市区。他打算与在西安的朋友一起尝试创业。“我想借助互联网做半成品食物的外卖。”尽管只是初步的打算,但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王斌奎已经恢复了以往的自信:“今年的状况一定会好过去年。”
有务工者离开的不止是北京。作为东部劳务输入大省,浙江省2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求职人员中,外埠人员所占比重较2014年也下降了2.51%。“离家太远”、“两地工资水平相差不大”、“当地企业越来越多”、“家乡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让许多年轻打工者愿意回到家乡工作。“毕竟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明智的”,王斌奎说。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工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