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美丽乡村构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大政策举措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始终占据核心位置,被视为亟需攻克的关键领域,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盼得到改善的民生福祉之一。但是,近期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收到群众反馈,揭露了青岛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项目未能发挥效用,质量低劣,是“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尽管当地已投入大量资源于示范项目与资金扶持,却未能有效解决群众面临的排污难题,众多项目长期停滞不前,最终沦为无人问津的空壳。
农村污水治理假工程的曝光,有着民生工程“面子”却没有实实在在造福人民的“里子”,它们非但没有为农村群众带来实质性的环境优化,反而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埋下危害居民健康的隐患。尤为严重的是,这些项目耗费了巨额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却仅停留在表面形式的治理上,形成了名不副实的“假工程”,这不仅是对政府环保政策的严重歪曲,更是对农村民众热切期盼的冷漠背弃。
一、农村污水治理假工程的具体表现
农村污水治理在当前阶段正面临着错综复杂且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也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与建设缺陷
一方面是污水管网与处理设施设计不合理。部分污水治理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存在缺陷,如污水管网布局不科学、处理设施规模不匹配等,导致污水收集效率低下,处理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是建设质量不达标。一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建成的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质量低劣,无法正常运行。例如,本应设置铸铁井盖的地方却使用了易碎的塑料井盖,道路硬化工程中的水泥路面厚度远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弱电线缆直接砌进污水井或者雨水管道里。
(二)设施运行与维护缺失
一是设施闲置或无法正常运行。已建成的污水治理设施往往因为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或管理不善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或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导致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入环境,造成污染。比如,污水井等污水处理设施只是摆设,化粪池与排污管道根本没有连通。二是缺乏运行与维护机制。部分项目缺乏完善的运行与维护机制,导致设施在投入使用后很快出现故障或损坏,且无法及时得到修复。这不仅影响了治理效果,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资金。
(三)管理与监督不到位
一是项目管理混乱。一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在管理上存在混乱现象,如资金使用不透明、工程进度监管不严等。这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且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二是监督力度不够。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例如,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材料或偷工减料,厕改补贴被伪造签字冒领,但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处罚。
二、农村污水治理的影响
农村污水,涵盖厕所排水、厨房排水及生活排水等,具有高渗透性和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其危害深远。
(一)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生活
首先导致环境污染、对村容村貌产生影响。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催生黑臭水体,严重损害水生态环境。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借助地表径流与渗透,渗透至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空气,对生态环境构成长期危害,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盐渍化,抑制作物生长,削弱土壤肥力。其次,影响居民健康。污水中富含的病原微生物如粪大肠菌群、病毒及寄生虫卵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进入食物链,可能诱发多种疾病。部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限,许多居民依赖自然水体作为饮用水源,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存在重大隐患。最后,限制农村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旅游业等绿色产业的兴起,削弱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潜力与整体吸引力。
(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不惜斥巨资投入,本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之举。然而,当这些资金未能转化为实实在在、惠及民生的工程成果,反而以“假工程”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无疑在村民心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村民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极易滋生对政府承诺与行动真实性的质疑,这类项目也成为了工作作风不实的典型例证,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蔓延,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民众利益。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政府政策的顺利推行,也阻碍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和谐互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反映出当地地方治理水平的低下
假工程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项目规划缺乏科学论证、实施过程监管不严、验收环节流于形式等一系列问题的集中体现。它暴露了地方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严重漏洞和短板,从项目的前期调研、中期执行到后期评估,每一环节都可能成为“假工程”滋生的温床。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损害了公共利益,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治理的效能和形象,使得原本旨在促进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好项目,最终沦为民众诟病的对象。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污水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污水治理的紧急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步伐,打破农村污水治理“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才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饮水安全,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污水治理假工程的原因
一方面,监管不严。相关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出现了严重的疏忽与懈怠,对工程质量把控不严,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违规行为。这种监管的缺失,给了施工单位可乘之机,他们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恶劣手段,导致工程质量大打折扣,最终沦为“假工程”。这不仅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严重侵害。
另一方面,监督渠道的不畅通。村民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往往是最先发现问题、感受最深的群体。然而,当他们多次尝试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时,却往往遭遇“石沉大海”的困境。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监督反馈机制的严重缺陷——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导致问题被层层积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此外,形式主义盛行为“假工程”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部分干部在工作中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他们片面追求表面政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项目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漠不关心。在这种扭曲的政绩观驱使下,一些干部甚至不惜牺牲工程质量、牺牲群众利益来换取个人的政治资本。因此,要根除“假工程”现象,就必须从加强监管、畅通监督渠道、破除形式主义等多方面入手,构建起一个科学、高效、透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
四、农村污水治理的措施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守护农村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也是保障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居住舒适度的民生基石。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假工程,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动真碰硬,彻底整治,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环境改善和民生福祉。
第一,强化干部管理,树立实干导向。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机制,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重用实干担当者。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方发展。
第二,严格工程监管,构建长效体系。政府需加大监管力度,从项目全链条实施严格审查,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上级部门强化抽检与评估,对质量问题零容忍,严惩违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从根本上扭转观念,强化项目监管与评估机制,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每一项工程都能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第三,拓宽监督渠道,凝聚社会合力。群众是工程质量最直接的感受者,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公开透明处理反馈,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根据民众合理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合理规划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加强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提升农村环保意识等方面。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民生工程容不得弄虚作假,通过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让农村污水治理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让绿水青山与美好生活相得益彰,建设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