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组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全国各地都选派了第一书记到村上任职,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究竟第一书记的成效如何呢?
从第一书记的相关报道情况来看,大部分第一书记还是能够履行职责,主动作为,扎根农村,走村串户,与村上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掌握村情民意,找准贫困村、贫困群众致困真因,与村干部一道为村上的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出点子想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按照计划分步实施,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同时,一些地方的第一书记被召回,说明了这部分第一书记没有履行好职责,做的工作还不到位。其实,笔者了解到有些地方的第一书记根本没有按照第一书记的要求履好职、尽好责,而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根本没有做到身到心到,某些下派第一书记,往往都是吃住在乡镇,并没有住在村上,他们下村往往是走马观花、电话联系、遥控指挥,一些情况都是与村书记或者村主任联系,根本没有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更让人心寒的是这部分第一书记还“光明正大”的领取第一书记补助、报销第一书记生活补助,对于这类情况,还请有关部门认真调查、严肃查处。
其实,能够被选派到村上担任第一书记的干部,都是比较优秀的,然而某些第一书记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主要是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在认识上出了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第一书记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既然被选派为第一书记,就要放下架子,除去机关病,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既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更要真正做到身到、心到,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闯出一片天。
第一书记要埋头苦干,多接地气。第一书记要发挥主人翁意识,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敞开心扉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掌握村情民意,做到心里有数,切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第一书记要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第一书记要带着感情串门入户,亲近群众,理解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说真心话、办暖心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一书记要严字当头,服务群众。第一书记要真正做到身到、心到,心甘情愿地融入到农村工作中进去,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要务,尽心尽力地开展工作,做到用真心开展工作、用真情感动群众,带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总而言之,第一书记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勇挑脱贫攻坚重担,密切联系群众,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确保贫困群众在2020年全面小康。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