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上走在前列,树立了典范,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动注脚与历史地标,不仅是一曲中华民族改变命运、迈向全面小康的壮丽凯歌,更是世界反贫困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中国故事,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经典的实践案例与经验启示。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建设属于农民自己的乡村
十八洞村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村民房前屋后的庭院能种则种,能够种树的地方就种树,能够种花种草的地方就种花种草,能够种菜的地方就种菜。全村村民充分参与进来,达到室内美、庭院美的美丽家园标准,以户为单元的整治目标就实现了,县政府就授予“美丽农家”的牌子,使美丽乡村建设具备了内生条件。同时,按照“一户一门增收技术,一户一个增收项目,一户一个产业工人”的要求,精准到户、量身定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调动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经验有很多条,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调动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团结农民,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二、注重留住乡愁与彰显民族特色,不搞大拆大建
对于一个具体的村庄而言,村庄的风貌是展示乡村特色的主要载体,是村庄自然、人文、历史等要素的外在反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十八洞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三大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标新立异,不建高楼大厦,不建小洋楼,在保持传统特色、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现代转型,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一是基于村寨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与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从景观设计、表现形式及材料工艺等方面突出具有乡土传统特色的文化地景。二是在建筑风貌改造设计中,把苗寨建筑文化和十八洞村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样板设计和设计导则为指引,将民族传统特色的民居保护与改厨、改厕、改圈、改池、改浴等适当植入现代元素的“五改”相统一,进行“一户一案”精准规划,对损坏较大的房屋在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加固改造,对损坏不大的房屋进行特色改造。三是原有水泥砖房用小青砖饰面处理,平屋面改造成小青瓦坡屋面,木房整修封檐板、翘角,房屋改造做到修旧如旧,以木板房、外编竹墙并盖青瓦为主,清一色的青石板路到家到户,实现以最少的投入、最小的改动、最简单的手段完成了整体风貌改造。
三、突出因地制宜的“造血”功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十八洞村立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天然资源禀赋,探索了“飞地经济”、“四跟四走”、“生产互助兴产业”等模式和经验,发展起了特色种养、乡村旅游、苗绣加工、山泉水加工和劳务输出五大经济支柱,增强了村寨的“造血”功能,加速了村内产业变迁和经济重构。通过现代产业的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把传统用于自给自足的腊肉、苗服、苗家土酒、中药材、茶叶等土特产转变为现代市场的交易商品,发展家庭民宿、农家乐、苗绣织品和山区果业等产业。十八洞村里诸如苗绣等民族传统工艺的商业化,催生了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的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合力共同推动了苗寨经济的多元化。产业培育和经济重构是十八洞村乡村重构的物质基础和核心内容,要素整合、动力激活和能力培育则是和美乡村建设中产业培育和经济重构的“造血密码”。为资本下乡、农产品进城、劳动力回流等搭建了平台,创造了环境,也为村庄重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面向外部要素、内部要素、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分类实施、奖惩结合的动力激活机制体系;把对村庄主体能力的培育摆在重要位置,注重从“引能”到“育能”的转变,积极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
四、构建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共同富裕
十八洞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注重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来,让他们成为利益共同体中的一个环节,既是参与者,也是成果分享者,这样才能使农民能够认识到这就是自己的事,才能持续、稳定地摆脱贫困。为了克服单个个体去应对市场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十八洞村将到户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投资项目,形成投资的规模效应,实现贫困户与投资企业的双赢。以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利益纽带,让贫困户以资本的形式参与到市场活动,而把经营则交给专业的公司来负责,这样就事实上做到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后来被总结为湖南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把资金统一起来进行项目建设,企业盈利一部分、贫困户分红一部分、集体经济留下一部分,这样,就通过建立起利益共享机制把个人、集体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了。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参与,以及股份制等利益联结机制的应用,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提升了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而且有力地推进了村庄现代化进程。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