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任盛宇:扶贫困局如何破

[ 作者:任盛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27 录入:王惠敏 ]

精准扶贫困局如何破?建设现代涉农统计系统!

现在,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央视也曾痛批“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

一位农村第一书记问我:目前的扶贫困局该如何破?

我的回答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建立现代涉农统计系统!

贫困的唯一标准就是一个“穷”字,对农户家庭的收入统计应该成为甄别贫困户的唯一手段。我说的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想知道一个人的身高多少,本来只需要拿一把尺子去量。而我们却搜集这个人的相貌、血型、饮食习惯、父母祖父母的身高等大数据,建立复杂的科学模型去计算。

如果手头没有尺子,我们的任务是考虑该去集市上买还是向邻居借,而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先谈一下目前在对贫困户甄别过程中存在的工作难题。

入户调查:农户房子破旧,屋里也没有高档家具,可是柜子里放着20万存折和3万现金,外面还有10万待收账款,这些你能看到吗?“打破头”争当贫困户,户主会如实告诉你今年夏天南瓜卖了多少,秋后玉米收入多少吗?

民主评议:相对富裕农民,在村里往往有地位,人气也好,穷人则恰恰相反。在民主评议贫困户中,相对富裕户子支持率很高,而一些真贫真困农户却难过民主评议关的尴尬实例屡见不鲜。我曾经接待过不少这样的上访户,解决起来非常棘手。

各地出台了一些诸如“几不进”、“几不评”等政策,如“有营运车辆的不进”、“有工商登记注册的不进”等,以弥补以上缺陷。而我认识的一些养车和从事过工商经营的农民中,许多赔得一塌糊涂,成为村里最大的负债户。而“暂缓”有吸毒成员的家庭进入贫困户,更让基层干部执行起来倍感痛苦。涉毒家庭一般特殊困难。绝望的父母,无助的孩子。一次入户调查,内心五味杂陈。

精准识别困难,而精准退出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贫困户不想退出,收入很难准确掌握。为了提高贫困户满意度,一线扶贫干部不得不想方设法和帮扶对象拉拢感情,如隔三差五去帮贫困户打扫庭院,送小礼品等。虽然满意度上去了,贫困户也在脱贫确认表上签了字,但是,如此扶贫是否符合政策初衷?

所以,建设现代涉农统计系统刻不容缓,即使面临再大困难,也应当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推进。

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统计:对各行各业的用工状况,通过行业监管、税务监管等措施,全部进入国家统计系统;

加强对农产品销售的监管和服务:对农户的所有销售行为建立规范的档案,这样既能跟踪农户收入,又能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

如上政策,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成熟经验,国内学者也应该做了系统研究。

脱贫攻坚任务紧迫,有的同志会觉得在短期内国家没有能力建设起这样一个理想的涉农统计系统。但是如果投入目前完善扶贫资料的全部人力物力去推动这项工程,您还会怀疑“罗马也可能在一天建成”吗?

各级参与扶贫考核的干部都清楚:人力、物力都耗费在了完善表簿卡册上,被考核对象拿什么去真扶贫?但是,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可靠的现代涉农统计系统,扶贫考核还能以什么为抓手?考核资料,总比抓阄、抽签科学合理。

考核方式决定后,扶贫方式还有更多选择余地吗?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村政策智库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