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邹隆禄:培育乡风文明需打好组合拳

[ 作者:邹隆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2 录入:王惠敏 ]

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村移风易俗,我省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力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笔者认为,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需打好组合拳,充分发挥乡风文明“润物无声”效应,推动乡风文明与当前工作深度融合,以文明促行动,以行动促实效。

乡风文明+乡村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新途径。可依托我省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点,鼓励引导村民参与流转田土、发展种养、入股分红、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等获得稳定收入。乡村美了,农民富了,民风好了,群众维护美丽乡村的自觉性自然就提高了,一些长期积累的陈规陋习也就摒弃了。乡风文明和乡村旅游融合提升已然成为最直接、最持续、最生态的致富奔小康新路径。

乡风文明+脱贫攻坚。把乡风文明行动作为有效牵引,多途径提高贫困户思想素质、文明习惯和自我发展能力。可鼓励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创收,形成“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个个能挣钱”的良好局面;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如设置园林、农村公路养护、保洁以及治安巡逻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建立村级扶贫车间,吸引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农民变工人”“厅堂变车间”“麻将手变编织手”等转变。

乡风文明+党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移风易俗文明行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好基层党员“关键少数”的作用,可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普通党员年度考核体系,让广大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争当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移风易俗“排头兵”。通过全面发挥基层党建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取得新成效。

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将“乡风文明”与相关工作形成深度融合,才能深入持久地为江西注入美丽灵魂。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客家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