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路经不起干部懒政挡道

[ 作者:赵荪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08 录入:吴玲香 ]

甘肃省折达公路是一条投资近16亿,专门修建的扶贫公路。这条公路经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群众出门只能爬山或者坐渡船。这条公路的通车,不仅可以解决当地群众的出行问题,对于经济发展也有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事关百姓福祉的扶贫公路,却被举报“工程质量差”,特别是这条路上的“考勒隧道”。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句颇受认同的共识,也道出了修路对扶贫的重要意义。对一些长期生活在深山沟壑中的村民来说,修一条直达村上的路,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脱贫必须实现的第一大愿望。就以甘肃省折达公路为例,一旦修好,就能改变群众出门抓山、坐船的艰难处境。为此,政府部门投资了16亿,也算是花了大力气,动了真行动。

这既是一条扶贫路,也是一条民生路,也被举报“工程质量差”,着实给扶贫的美好初衷蒙上了一层阴影。工程该怎么修,如何才能正常通行,有那么多专家、行业部门把关,完全不应该存在任何问题,只要不偷工、不减料,不玩“小心思”,就能把这条扶贫路修好。

可是,扶贫领域的“救命钱”也有人敢动手脚,设计的“双层钢筋”防护隧道,却施工为“单层钢筋”,而且道路坑坑洼洼也不好走,这样的公路居然验收合格了,着实令人唏嘘。而且,在居民发现问题举报后,整改不落实,施工单位“假整改”,政府部门不揽事、不管事,往外推责任,更是凉透了人心。

大家一看就很清楚,这是一起典型的“豆腐渣”工程,里面牵涉到多少腐败,还需相关部门细挖后才能知晓,但这些屡禁屡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还敢贪腐的行为,确实令人十分愤怒,贪腐的气焰为啥就这么嚣张?

扶贫路不容干部懒政挡路,尤其是眼看着全面决胜小康的日子越来越近,脱贫的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最后的攻坚拔寨之时,必须全身心投入,义无反顾向前推进,岂能不作为、不担责,令扶贫路变得异常艰难,透支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市涪城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