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孩子无处取暖不是气荒是懒政

[ 作者:涛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1 录入:吴玲香 ]

《中国青年报》最近的一则新闻:保定多所农村小学的学生都搬到了零摄氏度的院子里写作业。不是院子里头不冷,而是屋里无气供暖,小学生们只能到院子里晒太阳写作业,冷了就靠跑步取暖。(12-08 智谷趋势)

近来北方禁煤区连续出现群众取暖困难的新闻报道,甚至保定多所农村小学的学生都搬到了零摄氏度的院子里写作业,然而却从未看到过机关干部取暖难的报道,到底原因出现在哪里,恐怕不是“气荒”而是个别党员干部不作为之过。

中央环保部在推行大气污染治理中,在北方重点地区实行散煤治理,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工程,无疑对大气污染治理起到了推动作用,以至北京自入冬以来,PM2.5的浓度至今没有超过250。

然而个别地方缺乏实施“煤改气”工程的长期性认识,而是想在大干快上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故而机械地执行上级的治污措施,而对“煤改气”的过程既不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规划,对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向上级报告,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传统散煤取暖方式,致使群众出现了取暖难和出现大面积“气荒”的报道,甚至个别地方以执行环保部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推卸责任的“遮羞布”。

实施“煤改气”工程,要始终坚守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的底线,因为我们党历来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因而在实施电代煤、气代煤的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的长期规划,又要研究解决改造过程中群众取暖的短期办法,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始终保守一颗为民的真心,把群众过冬取暖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机关的事来办,在群众温暖过冬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解决群众过冬取暖问题刻不容缓。环保部的“特急文件”为解决群众过冬取暖问题开出了精准的“药方”,各地要坚持以群众温暖过冬为重点,加大电气保障的综合协调力度,对项目改造尚未完成的地区,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群众的过冬取暖问题。只用群众的满意,才能激活大气治理的活力,共同守护祖国的绿色蓝天。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