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孙连成式”懒政得治

[ 作者:穆子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458 更新时间:2017-04-26 录入:吴玲香 ]

鄱阳县凰岗镇辖内有一座危桥,村民称会随时坍塌。记者和县水利局联系并反映情况时,遭多部门推诿,其中一名建设管理股程股长竟称没有公车没办法下乡。报道刊发后,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痛批县水利局“孙连城”式工作作风。县纪委已经成立调查组进驻县水利局,对水利局工作人员作风拖沓、监管失职等问题进行彻查。(中国江西网,4月22日)

就像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老百姓似乎也拿那些不愿干工作的干部没什么办法。拒绝工作的理由有千千万万,顾不上、学不懂、做不会,甚至可以是心情不好,但没有公车确实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众所周知,公车改革之后,每名公务员都发放了相应的公务用车补贴,拿了专款却不愿专用,实在说不过去。

没有公车就不愿下乡是行政不作为的一面镜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思。就公务员这个职业来讲,很大一个优越性便在于这是一个“铁饭碗”。“铁饭碗”意味着稳定,这种稳定既体现在无大过便不受惩戒的相安无事,也体现在除非有大功否则很难获得嘉奖的平平稳稳。所以,有时候并不是只有有权才能任性,有编制其实也可以任性,体制内像“孙连成”这样对工作“没有盼头”的干部大有人在,能不干便不干,能少干便少干,这当然与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公职人员奖惩制度的不完善也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危桥关乎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务行政效能是一个地方发展软环境的体现,如果让“孙连成”式的懒政大行其道,百姓的安危无人牵挂,群众的诉求无人问津,进而损害群众利益,蚕食群众福祉,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不会答应,党和政府更不会答应。

坚定理想信念,是破除不作为、慢作为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该是每一名公职人员庄严的承诺。七十多年前,张思德同志没有因条件艰苦而对革命工作讲条件;五十多年前,焦裕禄同志没有因为身患重病而放弃对兰考人民的承诺;今天,廖俊波同志没有因为工作中的艰难险阻而忘却初心。所以,作为人民公仆,当人民需要你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忠于人民,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

当然,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同时,制度的完善和保障更加不可或缺。以车补政策为例,如何避免简单的一刀切,让承担更多外出任务的同志能够在补贴上得到倾斜,需要我们在政策制定的细节上多加考虑。从更大的维度来看,如何能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惩戒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把“稳定”得有点过了的机关干部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也确实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中共乐山市市中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