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领导这样安排扶贫工作队员选派一事:为公平起见,办公室查一下历年选派情况,对照花名册看看该轮到谁了,轮到谁就安排谁去。如此抱着所谓“一碗水端平”的心态,搞“轮流坐庄”式的选派,实是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6月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脱贫攻坚成绩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的关键,因此,对于“打头阵”的扶贫干部队员选派上更应该慎重慎重再慎重,但是某单位却采用“轮流坐庄”式的选派,这种“一碗水端平”的心态实际上就是一种懒政。
从情面上将,“轮流坐庄”式选派还是很“公平”的,在吃苦和得罪人的两难选择下,采取这种不得罪人的“轮流”方式,的确可以在情面上说得过去,也能够让选派的扶贫工作队员心中平衡。
但是,站在精准扶贫责任上来说,“轮流坐庄”式的选派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不仅仅是政策措施要精准,就是扶贫的干部也需要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实现精准,这种轮流的方法自然是没有精挑细选。
懒政,虽然不像贪污腐败那样引人注目,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很恶劣的。不仅仅会成为“能者上”的阻力,也会让“庸者”难以被发现,混在干部队伍中,最重要的是“轮流坐庄”式的选派潜藏的耽误脱贫攻坚进程难以被发现。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好政策只有落实才能有效,自然就需要选好人、用好人,才能让政策结出“果实”来。因此,要对这种“轮流坐庄”式的选派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改变观念,转变作风开始,才能有所担当,有成效。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