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主编推荐

伍俊飞:以县乡民主激发中国经济改革新动力

[ 作者:伍俊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15 录入:王惠敏 ]

    编者按:近日,香港智库天大研究院助理院长、研究员伍俊飞在《南早中文》发表文章《以县乡民主激发中国经济改革新动力》,文章认为,“官员越有经济成就,就越有亮丽的政绩,从而就越能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灰色收入,这是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腐败现像的重要原因。”而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呢?伍俊飞指出,县乡民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助于形成中国方案的伟大实践。

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全方位高压反腐风暴,吏治焕然一新,实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以消极怠工方式对抗反腐,做官不做事,导致土地闲置、资金沉淀、项目拖延,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中国经济奇迹的秘密之一原本在于地方政府在经济领域积极有为,相互竞争,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因为分税制与地方分权,地方政府有条件成为经济发展的组织者与受益者;因为各地横向竞争,地方政府有意志成为锋芒逼人的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土地划拨、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通过投资引导与协调等招商方式,地方政府协助企业大幅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企业投资边际效率,而自己则获得企业成长壮大后所上缴的税收,充实地方财政。
再好的政策也要靠人去执行。邓公当年启动改革开放,核心举措便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数年后中共开始城市改革,地方政府官员响应中央号召,发挥领导力,招商引资,促进投资与出口,为中国经济崛起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政府官员招商引资的热情也部分来自于谋取私利的诱惑。官员越有经济成就,就越有亮丽的政绩,从而就越能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灰色收入,这是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腐败现像的重要原因。特定的时代产生了特殊的模式,但依靠权力寻租而非制度驱动的发展根本不可持续。
中共新领导层铁腕反腐,否定了以权力寻租来激励地方官员的隐形机制,大多数地方官员逐渐向政府雇员角色转换。那么,深化改革所需新的基层执行者是谁呢?在新的形势下,中央需要鼓励更多基层群众积极投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中,赋予基层群众更多民主权利,借群众之力改造地方政府,让凤凰涅槃后的地方政府成为经济改革新动力。
基层治理制度改革须基于中道原则,既维护中共的领导地位和社会秩序,又致力打造新型有为政府,为经济发展配备新的引擎,创造改革红利。中共可以合法的利益奖励来重振基层特别是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充满热情地贯彻高层的政策。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动力长期储藏在基层,群众对发展本地经济、追求共同富裕怀抱强烈渴望,当前已到释放这一能量的关键时刻。
就当下而言,现实而可行的做法是推行县乡民主,乡镇长由群众直接选举,县市长由专门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举。首先,把实行多年的村民直选范围扩大,全国逐步普及乡镇直选。民选的乡镇长及其领导班子在乡镇党委监督下开展工作,既服从于群众自下而上的约束,又接受中共自上而下的规管,还受到独立司法机构的制约。其次,直选产生的乡镇长及其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党委主要成员、县市党委主要成员、县市人大与政协主要成员组成选举委员会,推选出县市长。
经选举产生的县市长、乡镇长代表民意,负责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而工商实体的运营可托付给聘用的职业经理人,由后者统筹地方国企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为中国培育了大量职业经理人,他们可以成为县乡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阶层,为基层经营管理土地、工商企业甚至农业生产,帮助基层群众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与其绩效挂钩,从而让他们与基层群众形成同舟共济的利益关系。县市、乡镇政府对工商企业的培育能够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让地方政府与市场良性共生。
更重要的是,县乡民主有助于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县乡政权改革不仅有助于地方国企、乡镇企业提升数量和质量,实现结构转型,而且还有助于建设新型农业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摆脱贫困,衣食无忧,但自从中国拥抱市场经济后,分散的一家一户耕作让农民成为弱势群体。土地的家庭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弱。农业合作社让弱势的农民团结自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之举。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认清时代的变化,务必破除农业合作社就是走回头路的迷思。
当前的农业合作社建设存在重大不足,捆住了农民的手脚,抑制了农民的创新潜力,关键原因在于没有实行民主经营。农业合作社必须确立经济民主制度,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实行一人一票制,经营大政方针由社员大会来确定和修改。这种民主化机制既保护了弱者权益,又有利于专业人士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对合作社进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
县乡选举培养的政治民主经验,可以转移到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民主生活。农业合作社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若借鉴西方和东亚农业合作社经验,中国农业合作社能够实现农产品结构升级,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商品与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
经过政治与经济民主熏陶的现代农民,在中共的领导下,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他们走出一家一户的视野,不仅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关心所在社区与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对推动农村现代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县乡民主将能从基层改变主宰中国社会的独断文化,而这又能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在庆祝中共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县乡民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助于我们形成中国方案的伟大实践。包括县乡民主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会局限于政治、经济、司法领域,也必将在社会、文化领域向纵深推进,其历史地位将不亚于秦孝公与商鞅推动的强国变法运动,只不过路径相反而已。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南早中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