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福建的特色小镇有这样的特色

[ 作者:清议微谈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5 录入:吴玲香 ]

20161014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和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嵩口镇

嵩口镇是永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嵩口镇是永泰重要的农业、林业、李果生产大镇,现有李果面积2万公顷。嵩口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闾山派道教宗师张圣君的故乡。嵩口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南部,以傲人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而被世人所知,但其文化艺术也是值得研究的,中原南下移民遗风与闽越土著文明相揉合的文娱活动、民俗民风民情、饮食文化等都极具魅力。嵩口是虎尊拳的重要传播地,因永泰是虎尊拳等十几种南拳的发源地,1992年,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截至2010年,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有65座,建筑面积210000平方米,其中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面积189000平方米。20081014日,嵩口镇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建省第三、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汀溪镇

汀溪镇致力打造厦门北部生态区绿色发展典范镇。以汀溪镇镇政府西侧沿西源溪规划建设2-3平方公里的集温泉疗养、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生态型小城镇;以造水村为中心,依托已入驻开发的亿美集团,开发建设一个15000亩的绿色生态农业旅游基地;以蝴蝶谷、文水山庄为主,在荏畲、西源开辟一个温泉疗养户外运动基地;结合汀溪水库上游主河道防洪道,在按生态环保要求对五峰进行旧村改造的同时,依托明清古堡、闽南第一始祖五峰押千观规划建设具有闽南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依托云顶山和山地自然景观,以及当年彭德清将军率众打游击的旧战场,开辟厦门第一高峰户外运动场,形成一个生态旅游链。

汀溪镇

湖头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安溪县北部中心城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来是安溪的交通杻纽和商贸重地,素有小泉州之称。湖头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湖头十景之誉的秀美风光,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贤良词和李光地故居为代表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历史悠久的佛家胜地泰山岩等众多的文物古迹等等。

湖头镇的安溪经济开发区湖头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园区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个功能区,重工业区已有三安集团、安溪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奇信镍业有限公司、三元集发水泥、湖头水泥、龙山水泥等企业入驻;轻工业区有宏泰鑫轻质墙材有限公司、厦门国道建材有限公司湖头矿粉厂、翔安工程机械配件、安华装饰材料等建材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其中,已完成资产重组的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

和平镇

和平镇,建置始于唐,历史文化悠久,是邵武历史上第一古镇。现为邵南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集镇。茶叶生产久负盛名,罗前、坎下的大坪山茶场先后被评为省和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

和平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两名宰相、六名尚书、137名进士,故和平又有中国进士之乡的美誉。

和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面积0.43平方公里,拥有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是我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古镇区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在0.43平方千米的城堡内有黄峭创办的闽北历史上最早的和平书院,有李氏、黄氏、廖氏等五座大夫第,清朝乾隆年间设置的分县旧址县衙门,还有歧山公祠、丁氏公祠、旧市义仓、谢氏庄仓、司马第、旧市三宫、恩魁等近200幢典型明清古建筑,形成古民居建筑群;此外,和平古镇还是太极宗师、武林泰斗张三丰的出生地及童年成长地,在他的故里坎下村坑池,不仅有家庙、宗谱和直系子孙后人,还有愁思岭南宋摩崖石刻、留仙峰明万历石刻、翠云庵及炼丹处、武阳道观、北胜寺、仙人井等张三丰遗迹遗物。和平镇正在建设和平太极文化小镇。

古田镇

古田镇是著名的红色圣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田镇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AAAA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古田这片红土地上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192912月底,在这里召开了被誉为中国革命里程碑古田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19301月,毛泽东在古田赖坊村协成店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辉著作。古田镇凭借古田会议和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自然环境,着力开发旅游产业,拥有革命文化旅游资源,拥有大型的陈列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已成为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清议微谈(今日头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