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

[ 作者:乡土豫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0 录入:王惠敏 ]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成了孤寡老人的聚集地

农村窑洞,这一穴居方式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目前仍然广泛分布在陕北地区,劳动人民利用了黄土厚硬的特点,凿洞而居,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窑洞,窑洞在当时可谓是风靡陕北,谁家要是盖得上一座窑洞,就称得上有钱人。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1)

陕北农村的窑洞一般有下沉式,靠崖式,独立式的建筑风格,其中靠崖式的比较多,大多依靠黄土层比较厚的地方而建。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2)

在当时,一位农民辛劳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盖几座窑洞,因为有了窑洞才能娶上媳妇,所以,窑洞不仅是房子,也是广大农民财富的象征。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3)

其实在早起,窑洞住起来是非常舒服的,不仅冬暖夏凉,防风防砂,空间也比较大,一个大的窑洞基本就是现在的一个套房,里面放着床桌子柜子还有各种厨具,农民是非常喜欢住在窑洞里的。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4)

可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各种工业制成品的普及,窑洞开始慢慢衰落,成为了一种落后的象征,很多陕北地区的年轻农民因为贫穷,纷纷走西口,闯关东,离开自己的家乡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5)

留在窑洞里的,大多数年龄已高的老人,他们苦守在自己辛苦挣来的窑洞里,不舍得离开,更不舍得拆除。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6)

而常年经历风吹雨打的窑洞, 时间一长,也变得破旧不堪,因为年轻的农民多出去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老人没有能力翻修,而很多农民也不愿意翻修,很多挣到钱的农民开始在城市里买房子或者盖砖房。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7)

孤独的老人独自坐在窑洞门口吃饭,目光望向远方,等待着出远门的孩子能早日回来。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8)

昔日辉煌的窑洞终究逃不过工业社会和物质社会的打压,开始衰落下去,大多数都已经破损,而和他们不离不弃的也只有农村的老人了。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9)
尽管窑洞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遗产,但得到的保护依然不多,一些住在窑洞的农村老人自食其力,依旧过着艰苦落后的生活,这是他们劳动的成功,也是人类的文明。

陕北农村的文明建筑昔日辉煌今遭废弃(图10)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土豫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