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湘西创新可复制精准扶贫模式

[ 作者:肖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6 录入:吴玲香 ]

不久前,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金融扶贫服务站正式挂牌。建站以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先后组织5家银行、16户经济组织和农户,签订了2710万元的贷款协议,支持黄牛、猕猴桃等五项特色支柱产业发展。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张瑞怀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正在探索以服务站为综合平台的金融扶贫新思路,并将按照首个试点、首批试点、复制推广的步骤,分三年在湘西州1200个贫困村复制推广,拟在2018年实现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全覆盖。

据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1200个贫困村,13.72万贫困户,50.07万贫困人口,是湖南省唯一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和湖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对此,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把务虚的脱贫攻坚意义吃透,把务实的金融扶贫工作做细,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湘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现。

张瑞怀表示:我们要求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探索总结湘西扶贫工作模式,做到经验可复制,做法可推介。

为了确保对湘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要求落地,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精准设计,整体谋划,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金融助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湘西州政府也印发了《关于落实金融助推湘西州加快发展指导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强化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

同时,该支行领导多次赴湘西,开展相关调研和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最终于2014年推动州政府与10家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294项银政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融资意向金额597亿元,签订152个银企协议,签约金额174亿元。

根据协议,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建立了“1+N”工作机制,整合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银行按照扩大比例发放贷款。同时,该支行还联合财政、工商、税务、扶贫办等部门整体联动,实现“1+1>2”的工作效率。

张瑞怀介绍说,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支持一县一品。如永顺、凤凰的旅游业;龙山百合、辣椒,保靖黄金茶,吉首、泸溪椪柑等种植业;花垣湘西黄牛、黑毛猪等养殖业。

同时,实施一行一策,如农发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行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行支持五小水利发展,中行支持文化旅游、生物制药、优质矿产等领域,建行支持矿山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邮储银行支持黄金茶等农业产业,华融湘江银行支持民生领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村镇银行支持农村教育,农合机构全面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业扶贫等。

此外,该支行还探索一体多式,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担保基金或风险补偿资金等多种贷款方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创建。

据了解,2015年湘西州各项贷款余额423.83亿元,增速居湖南省首位。在金融业的发力下,湘西州贫困人口减少了12.32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48元,同比增长12%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村金融时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