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
近日在黔西南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做了《美丽中国健康》的主题演讲。峰会期间,韩德民院士接受了民进贵州省委宣传处及本报记者的联合专访。作为国家级医学专家,他提出,健康服务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由温饱到小康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健康是美丽的前提,健康服务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记者:请问黔西南州在大健康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中有何优势?
韩德民:黔西南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很好的风土人情,这些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黔西南不仅是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的仙境,更是恢复健康、养生养老和健康产业多元化发展非常有利的大生态环境。
举行“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不仅对健康服务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引领,而且能够让国内外、省内外更多人有机会了解黔西南,这是促进黔西南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峰会目前已经持续了四届,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参与,而且又融进了健康服务业和大健康共同发展的概念,也促使整个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大。
记者:请问大健康与山地旅游发展有什么紧密联系?
韩德民:旅游作为一种牵动,一定要和当地的经济结合起来,搭建很好的、内外沟通的公共空间。要通过旅游活动,结合特色经济,将省内经济、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联系起来,搭建一个共同平台。山地旅游本身是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共同开发的一个代表性项目,山地旅游和山地运动实际上和健康康复与亚健康康复关系紧密,当然也属于健康服务业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旅游、健康运动中有一些适应亚健康转移、转型,符合当地特点,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参与,应积极开展。
记者:您当前正在开展的“华佗工程”是否会在贵州进行?
韩德民:此次来贵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也特别想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把我研究的一些成果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动结合起来。怎样提高当地健康水平,使当地健康服务业发展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没有健康很难谈美丽,更难谈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所以强化健康服务业发展是美丽乡村的基础。越是美的地方,越是要强调健康,越是强调健康,就一定要把医疗卫生体系建立起来。建立卫生体系的核心支撑点是县级医疗机构。
当地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比较落后,特别是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如果没有县级医疗对大健康的支撑,健康中国的概念,特别是9亿农村区域人口的健康保障就缺少了支撑力。因此加强农村基础医疗健康服务业建设,特别是加强县级医疗单位的专科建设和专科的、适应当地特点的专项技术培养和完善,仍然十分重要。“华佗工程”项目正是由国家卫计委发起,面向9亿农村人口区域,以建立县级医疗机构学科标准化体系为目标的卫生工程。该工程依托国家顶尖医疗人才,将重大的国家医疗创新项目帮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健全医师队伍,提高医疗水平,造福基层百姓。
过去的扶贫、义诊都难以达到改善当地医疗水平的持久效果,因此要搭建一个公共平台,用经济运转、社会通行的一些管理方式来支撑这个平台建设。通过一些试点工作,把县级的重点医院支撑起来。希望在黔西南州先找几家县级医院,率先开展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以此为带动,推动县级医疗机构学科标准化体系建设。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贵州日报2016-05-1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