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该从哪方面入手

[ 作者:智民富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3 录入:吴玲香 ]

增加种粮补贴只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之一,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村问题。有人提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国家应该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资是生产的源头,农资价格上涨,势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会造成来年农产品价格上扬。同时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该根据化肥、农药、种子等实际生产成本,制定统一销售价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价销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第二,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保证农民利益不受侵害,粮食收购价格应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大米贸易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从每吨580美元暴涨到760美元,而中国目前晚籼米零售价每吨仅为480美元左右,粮价上升空间大。

第三,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土地抛荒。当前,农民工大量涌人城市,随之而来的除了城市压力增大之外,农村耕地弃耕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国家应该对土地弃耕采取一定措施,譬如引导经营权流转,这样既可避免责任田抛荒现象,又可增加国家粮食产量。

第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业设施的管理和保护。

第五,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积极引导、指导农民科学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发达国家除了在税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优惠,以降低生产成本外,还积极引导农户从事与农产品相关的非传统农业产业,通过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如美国俄亥俄州,早在1992年就有超过40%的农民从事非耕作经济活动,51010的农民已不把农业作为他们的首要职业,农民跳出耕地的束缚,通过其他途径增加经济收入。因此,中国应重视对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发展相关的非传统农业产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智民富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