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 农村有一大问题, 叫“农产品滞销”。而在国外, 我们很少能听到国外有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为什么国外的农产品很少或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滞销问题呢?因为国外的“农协”组织!
农协, 可以理解为一个村或者一个镇上的从事农业的人一起成立的一个小团体。大家在一起分享信息和资源, 采购较为便宜的农业生产物资, 共同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国的农村合作社等组织, 也能起到类似农协的作用。
在国外, 农协主要有四个功能:
1.从生产端入手, 帮农民调配农业生产资料。比如化肥、农药等, 都可以由这个组织来帮助采购。这样可以适当地减少中间价,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从技术和市场端, 给农民提供指导和建议。在外国, 几乎每个农村都有农协组织, 农协可获取到市场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 可以给农民提出一些合理化的种植建议, 避免供大于求, 也避免供小于求, 让农产品价格能稳定盈利。
3.从农产品销售端, 帮助农民扩展农产品市场。农协会帮助当地农民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包装等服务, 也会相应地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测和把关, 保证出售的农产品质量不会影响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和声誉。
4.农协可以维护农业市场秩序, 维护农民的利益, 还可以合理规划农业, 提高农民的收入。
案例分析
案例1:日本借助多渠道销售农产品
在日本, 农产品流通采用的是批发和拍卖。他们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 做好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同时, 日本的物流服务也比较发达, 这就保障了网络销售的顺畅。除此之外, 日本的销售渠道可以说是满地开花。
日本人销售农产品主要采取5种方式:
1.农产品直销:以产销联合体为主要销售形式, 也就是常说的从种植者直接卖给消费者, 没有中间商, 没有仓储和运输成本。
2.农产品宅配:找到专门的运输公司, 直接从种植者卖到消费者, 在家就能收到新鲜蔬果等农产品, 质量有保障, 农民也不愁销路。
3.农产品配送:以农协为运作主体, 以配送为主要销售形式, 承接订单, 通过一些平台获得订单, 找到销路。
4.集配模式:20世纪60年代后期, 为了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进一步减少中间商的盘剥, 提高所售农产品的质量, 日本农协开始采取直销方式销售农产品, 并在全国建立多个生鲜食品“集配中心”。
5.连锁超市模式:大卖场、超市与农场进行订单销售, 日本农产品的商品率高达95%以上, 部分农产品可以达到100%。日本的农产品十分注重品牌, 做好品牌, 产品才有竞争力, 才不愁卖。
这五大销售渠道, 完全承包了日本农产品销售任务, 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几乎不可见!
案例2:德国发力农产品流通链条
在德国农产品流通链条上, 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每一环节都已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经济实体。近年来德国种植及畜牧业产值约为220亿欧元, 食品加工业产值达1 200亿欧元, 全国食品销售额为1 400亿欧元。而从就业人数看, 德国农业生产人口约为20万人, 食品加工业就业超过50万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在德国的流通体系中, 从上游到下游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加工和销售成为投入人力和创造产值最主要的环节。同时, 三大环节又紧密相连、相互协作, 也正是因为这三大环节的紧密衔接, 才使得德国的农产品始终处于流通的旺季。
案例3:巴西借力科技与创新发展农业
如果将金砖五国的品牌农业水平做一个比较, 巴西农业毫无疑问是品牌农业的王者。目前为止, 巴西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先进的农业品牌推介工程之一。除了推广咖啡, 巴西还为牛肉、水果、鸡肉和葡萄酒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推广计划, 许多农产品还出口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
在此基础上, 巴西从未将仅仅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农业的发展目标, 相反, 他们将满足全球农业的需求放在了自身品牌农业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中。而品牌农业需要科技和创新这两大支撑点。现在, 巴西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很有心得, 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作为品牌农业强国, 巴西的农产品始终处于被抢购的风口浪尖之上。
案例4:瑞典建立经营合作社
瑞典的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经营性合作组织, 其中规模最大的合作组织叫“瑞典农民产品销售合作社”, 瑞典人称之为“农家人”合作社。合作社的标志是一颗正在发芽的麦粒。在瑞典南北各地的农场乡间, 从巨型粮仓、肥料车间到负责粮食检验的实验室和宣传科学种粮的研究所, 到处可以看到有这个标志。
瑞典全国有5万多农民加入了“农家人”合作社, 合作社的目标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和质量监测等多方面的服务, 建立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网络, 加上“农家人”合作社自创的品牌产品的销售, 这个合作社年营业额高达31亿欧元, 是欧洲最大的农民合作社。
国外农产品滞销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经验借鉴
1.抱团发展
农产品滞销, 没有销路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这不仅与种植的农作物有关, 更是与销售渠道相关。作为普通散户较多的发展中国家, 跟风种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屡见不鲜, 想破解滞销困境, 这一问题必须解决。
抱团发展就是捷径。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 或者与龙头企业合作, 这样你既不用纠结种什么, 也不需要担心销售问题, 你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农业生产, 最后等着交货就好。
2.拓展销售渠道
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由来已久, 被动等待, 有时等来的不是贸易商, 而是农产品无人问津的消息。现在, 农村的互联网也已基本普及, 作为农业生产者, 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才能在农业中获利。利用电商做农产品销售, 既能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也能让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 卖出更高的价钱。也可以与商超、社区店进行合作, 将农产品配送给他们。有渠道就不会有滞销。所以, 想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拓宽销售渠道非常重要。
3.重视农业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 这句话也适用。农业企业必须要重视农业科技的力量, 有了先进的技术, 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优势。先进的农业技术, 能让农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更有竞争力。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也会引来更多农户的加入和更多企业的合作, 并增加农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滞销的情况自然不会发生。
4.深加工
近几年, 农产品滞销事件频发。这说明现在初级农产品供需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市场上, 农产品供大于求, 所以农产品深加工就成了一条出路。将初级产品加工成工业品, 这不仅可以延长产品的储存时间, 还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改变产品的用途。这样一来, 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了工业品, 滞销就与它无关了。
5.做品牌农业
现在, 农药化肥已成了大家心里的痛。而品牌作为安全、健康的标志, 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农产品滞销不是一两天的事, 所以打造农产品品牌就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只有品牌农业才更受消费者青睐, 才能走出中国, 才会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才能避免滞销, 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农业2018年12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