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林春霞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必须构建系统的脱贫政策体系,加快创造和激活贫困地区生产要素。
嘉宾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伍振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陈林:首辅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深度贫困地区是最难啃的“骨头”
中国经济时报:精准脱贫战略目标从2013年提出至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脱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5年来,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那么,现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在哪些方面?
李国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集中的地方等,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精准脱贫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更难啃的“骨头”。
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是那些地处深山、交通闭塞、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地方,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集体经济薄弱。那里的群众与外界没有形成对比,他们往往满足于现有的生活,认为自己生活过得很好,因而对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对政府帮助他们脱贫的做法不理解,反而认为是在干扰他们的生活。这跟那些想脱贫却没有门路脱贫的人群不一样,他们对脱贫不主动、不积极。
有一些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扶贫又没有成效,短期产量过剩,或市场没对接好,导致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创业致富的门路难以拓展。
以上这些地方都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点和难点,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但是再难啃的“骨头”最终都要啃。
不同地方,深度贫困地区占总数的比例不同,有40%、50%、60%不等,贫困的原因也不同,譬如新疆、西藏一些寒冷边塞地区,百姓不愿出去打工,云南、四川一些山区,交通不便,这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脱贫办法,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能千篇一律。按照中央要求,今后要重点对那些地方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形成支持合力。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新增涉农资金要集中整合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
伍振军: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精准脱贫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国家和社会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并且,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之后,首先还要在贫困地区创造脱贫必需的生产要素,之后还要把外来投入和贫困地区贫困拥有的要素相结合。这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
确保脱贫质量的前提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瞄准特定贫困群体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脱贫质量,激发贫困地区人口内生动力,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伍振军:保证脱贫质量,关键是贫困的精准识别,精准识别之后,再实现精准脱贫。脱的是真贫,真的是脱贫。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这是个世界难题。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激活贫困人口拥有的人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加上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和他们自身的要素结合起来,能够创造财富,实现脱贫致富。
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和个体脱贫不一样,出现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肯定还有更多的原因。据我们调研和观察,资源配置不合理或者效率低下是重要原因。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首先应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考虑去除束缚农村要素自由流动的篱笆,消除农村要素流动的限制,让农村要素,比如劳动力、土地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这样才有助于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李国祥:要严格按精准脱贫的要求执行,按照二不愁(不愁吃穿),三保障(医疗、教育、住房)标准,严格按程序,对贫困人口进行筛选,通过申请、评议、核实等程序,使贫困人口尽快建档,并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其贫困原因,找准病根,从而制定精准、可行的脱贫方案。即按“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与此同时,还要使贫困人口进得来,能退出,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帮扶干部蹲点结对、项目带动等渠道,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让贫困人口尽快找到脱贫途径。切实落实帮扶措施,使各项政策都能落地。退出时,让贫困人口认可,要依据现行标准,严格各项程序。
如何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2018年精准脱贫应有哪些重要战略部署?怎样才能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
伍振军:今年首先应该会加大投入,包括国家、社会投入。其次,创造精准制度供给,比如在贫困地区深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有效释放制度红利等。打响攻坚战,要看我们是不是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有效的政策,这个政策是不是有效地创造和激活贫困地区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生产要素。
李国祥: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到2020年,现有的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得是否漂亮,关键在于现有的政策能否全部落地,能否执行落实到位。
中国经济时报:精准脱贫的中短期目标是什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这些战略目标应如何部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李国祥: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基本上是稳定的,以2010年2300元扶贫标准,到2020年实现脱贫,这是既定目标。但是,在实现脱贫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出现虚报数字,减少看汇报材料,必须要到实地核查,落实到人。
伍振军: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贫困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短板在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农村贫困地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必须构建系统的脱贫政策体系,加快创造和激活贫困地区生产要素。
中国经济时报:因多方面原因,近年一些地方也出现脱贫又重新返贫的现象,那么我们应如何防止和应对返贫现象发生,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奔小康?
李国祥:脱贫以后,重新返贫现象在所难免,这的确是个难题,目前并没有更好的办法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当然,国家对巩固脱贫成果也有相应的政策,对新脱贫或提前脱贫的对象,在一定期限内原有的政策不变,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倾斜,譬如贷款、资金补助、产业扶持等,当然,每家每户情况不一样,采取扶持政策也不一样。例如,有些贫困户危房改造,财政会给予拆迁补助,有些老区百姓收入低,政府投资扶持产业,发展红色旅游等。
伍振军:巩固脱贫效果要靠“造血”。要让贫困地区找到自身的发展道路,要让贫困人口找到自己的致富之路。国家、社会的支持重点是着眼于创造和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所需的要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全部靠国家、靠社会投入,脱贫靠“输血”,自然容易返贫。
中国经济时报:在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除了政府主体推动以外,应如何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尽一些责任和义务?
伍振军:一要强调社会责任,社会各界有责任、有义务参与精准脱贫攻坚战。二要给予社会各个主体通过去贫困地区实践、通过参与精准脱贫攻坚战,发现和实践新的发展模式的机会和空间。
陈林:行政体系直接操作容易流于“一刀切”“大轰大嗡”,在差异化服务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上有其短板。应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进来,特别是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社会中介组织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参与到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去。而政府更多地可以处于指导、考核、验收的地位。
摆脱头脑中的“贫困”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深度贫困地区是精准脱贫的主战场,而这些地区信息闭塞、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多年来一直处在“等、靠、要”被动状态,如何才能帮助他们主动摆脱贫困?
李国祥:针对这些没有脱贫欲望和动力的贫困人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认识,让他们切实认识到自己与外界的差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致富的欲望和创业的激情。
陈林: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而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关键在对于经济社会规律的掌握和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论述、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我们理解,精准扶贫,不是“一刀切”,而是差异化;不是“大轰大嗡”,而是润物无声。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但要避免强制性思维的惯性影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政府的责任,一是保护公众的财产所有权,使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自然禀赋和拥有的要素资源获得相应的收入;二是维护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人们能够享有充分交易的权利。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仍然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例如贵州等地正在推行的“三变”“三合”改革,也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不离其宗(为农服务的宗旨),“量变”积累“质变”,“裂变”触发“聚变”,不断促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三位一体”,即“三合”融为一体。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特别是“统”的一面,走出一条“越来越广阔的新型合作化道路”。
产业扶贫是治贫的根本
中国经济时报:近年国家出台了不少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帮扶毕竟是暂时的,提高贫困地区百姓自主脱贫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输血”为“造血”功能,乃是当务之急。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
李国祥:产业扶贫在中国扶贫每一个阶段,基本上都是重要的举措或路径。产业扶贫应该是治贫的根本性措施,要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贫困的家庭有一个产业,他们脱贫就有了基础。根据我所走的地方,我近年特别关注各个地方的扶贫开发,大家普遍把产业扶贫,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作为一个首要的任务,或者作为一个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有人提出,现在整个农产品出现了过剩的状况,这个过剩不仅仅是国内的生产,还包括进口,低价进口,基本上现在整个中国没有短缺的。贫困地区为什么还要去发展生产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当我们围绕贫困户在转,把这个产业扶持起来之后,如果这个市场出现了不确定性,或者市场剧烈波动怎么办?贫困户跟其他农户不一样,他们抗风险能力非常差,若市场价格过低,农产品卖不出去或亏本,不仅影响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还会因此负债累累。贫困地区产业生产能力应该提高到什么程度,或者怎么样提高生产能力,这些是我们在产业扶贫当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针对产业扶贫,如何通过政策,既保自然风险,又保市场风险,国家要尽早出台政策,地方也要有配套措施,否则农民发展产业的时候,极有可能在市场上遭受不测的时候返贫。除依赖政策来保障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体系化,现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比较注重生产能力、生产体系的建设。如甘肃定西,他们注重产业体系建设,把整个产业搭建起来,在马铃薯转型方面,延长产业链,开拓整个需求空间,我觉得这在未来的脱贫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产业竞争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非常关键。贫困地区只能围绕让农民来分享你的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而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来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
我们要构建一个新的经营体系,一个是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再加上基地,整个经营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在构建这个体系的时候,要注重新型的龙头企业,外来资本,或者规模性农户跟小农户之间的关系。定西的做法,主要是怎么样运用扶贫资金,让我们更多的贫困农户,甚至让每一个农户都能够参与到新型的经营体系当中去,使整个的现代农业发展,在贫困地区更能够超越,让我们的贫困地区在整个的产业扶贫当中更多的来分享,而不是分摊风险。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经济时报》2018-01-0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