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去年,他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难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虽然,中央在2015年1月份就开始全方位实施精准扶贫这个重要的政策,可是某些地方却没有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意思,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时往往走了样,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砸钱堆样板的情况。《南方都市报》就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记者在南方某个贫困县采访,县领导极力推荐该县的循环农业园。在循环农业园里,记者看到秸秆做饲料、茭白叶成菌棒、原来被当成农业垃圾的废弃物也被榨干了最后的价值。县领导介绍到在精准扶贫战役打响后,该县积极推行循环农业园工程,现在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增加了。不料,在农业园打工的一位农民过来插话,光看亮点,哪能了解真实的农村,现在县里为了保生态,把村里的猪圈拆了、山上的林子也封了,却又不给相关的政策和项目,现在农村里的人都不知道干些什么好。老农的几句话让现场十分的尴尬。
如今,精准扶贫已经全面展开,全国上下一片齐心协力的大好景象,可是像上述某县这样砸钱堆样板的行为在全国范围内依据存在,这种行为除了为当地政府提供一组光鲜的统计数据外,于精准扶贫没有丝毫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引来了农民的反感,更使中央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实中饱受误解。造成这样的情况,这要是与当前的监督检查体制有关。上面的领导下基层检查时,听汇报往往多于实地查看,即使是实地查看,路线往往是由基层决定,领导被基层牵着走,也就难以看到实情,了解当地的真实情况。
要破解地方政府假扶贫做样板工程的问题,除了要统一思想、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监督外,我觉得更重要的一步就是注重细节,狠抓落实。2016年4月8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与省领导傅德辉、于绍良一道,在不招呼的情况下,从武汉出发径直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大悟县的村组农户,突击检查精准扶贫工作。在这次突出检查中,将地方政府打了个措施不及,收获颇丰,李鸿忠书记接受采访时道:“这次突出检查,让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也让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了解了农村扶贫的真实情况,这些都是在平常工作汇报中看不到的,在开会中听不到的东西。我们在大悟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了新的思路,也想到了一些新的方法,但也在大悟县中存在的问题中想到了一些新的措施!”
精准扶贫关系到我国四个全面战略的开展,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精准扶贫即要依靠基层的乡村干部,但是上层的领导干部更要发挥出加强监督检查的关键作用,像李鸿忠书记一样,突然袭击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做到接地气出方法。只有这样扶贫才能精准,才是真扶贫、真脱贫。
(作者单位:黄梅县人社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