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做一朵开在贫困之家的格桑花

[ 作者:吴明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4 录入:吴玲香 ]

次旺卓玛是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的一名基层干部,她很小就成为孤儿,靠着家乡政府的救助上完了小学,又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藏区孩子们向往的西藏班。读完初中、高中一直走进大学,原本自卑的次旺卓玛慢慢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女孩。(6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学成归来报效家乡,次旺卓玛无怨无悔。   次旺卓玛说:“落后、偏远、艰苦的老家,最需要的是学成回家的大学生去努力改变落后的面貌。”中国广袤无垠的农村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我们的家乡都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更需要像次旺卓玛一样的驻村扶贫干部。

平均海拔5000米的藏北草原上,没手机信号,没有路,还缺水。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次旺卓玛脱贫攻坚的志向。

次旺卓玛是一个用脚丈量贫困村的干部。牧区地广人稀,人口流动性大,经常十几二十公里看不见一户人家。为了熟悉村里的情况,次旺卓玛经常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串村。反观当下,少数干部走基层,不是山高路远不去,就是走马观花,扶贫工作浮于其表。但,次旺卓玛大部分时间都和村民在一起,老百姓碰到什么困难,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努力解决。办户口、写简报,所有关于识字写字的活儿,次旺卓玛统统揽过来,竭尽所能为村民排忧解难。

精准扶贫需要投入真感情。次旺卓玛不忘心,牢记自己孤儿的身世,对孤儿身同感受。 8岁小女孩德曲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远嫁他乡,她跟着爷爷扎次到亚青寺,颠沛流离没有学上。次旺卓玛多次奔走于县政府、教育局、完小,甚至在无奈之下哭着向校长恳求,德曲终于成功在县完小入学;为了解决次吉两个女儿读大学,3个儿子读中学的困难,次旺卓玛一边向上级汇报、向各部门求助,争取到8000元的路费生活费,一边跟在北京的朋友协调,为两个大学生找到了资助人。

带着感恩去扶贫,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今天,一些干部没有意识到权为民所赋,应该感恩于民,用之于民,却反过来认为该感恩的是贫困户,觉得自己工作做好做孬,于情于理贫困户都不应该有怨言,甚至觉得自己吃拿卡要也合情合理。

次旺卓玛就是默默绽开的“格桑花”,美了藏区美了草原,更美了贫困户,醉了广大扶贫干部。愿每一位党员干部都争做一朵开在贫困之家的“格桑花”。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彰明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