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离城市近的农村逐渐被城镇化,各家各户退出宅基地,搬迁进了楼房,有的人家甚至分到不至一套的房子。当地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很多农民实际上并不愿意住进新城镇的楼房,更别说是去城市帮地产商去库存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农民现在的实际生活靠什么?靠的是家里种的粮食,再加上打工挣的活钱来生活。如果完全没有了土地,住进了楼房,像城里人一样买着吃,在物价这么高的今天,多数农民恐怕是受不了的。所以,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尽管很多农民都去城里打工挣钱,也有一部分人发了大财,摆脱了对种地的依赖,但大部分农民还是需要通过种粮食获得生活保障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次,农民生活中自家养的鸡鸭甚至牛羊,放在自家院子里很正常,但是住楼房就很不方便。住楼房当然高大上,但是农民得种地,种地就会有很多农具农机需要存放,有很多粮食需要晾晒、需要储藏。要是住进楼房,这一切恐怕就会乱套。
最后,农民老了怎么办?现在尽管农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以免费领取一百多元的各种补贴和养老金,但与城里人的养老保险相比,要差得很远,靠那点钱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他们的收入很少,但是靠种的那点粮食是可以吃饱的。一旦上了楼,没有了土地,生活就很艰难了。
农村城镇化,并不是简单地盖一栋大楼把农民赶进去,而是应该通过产业扶持,让更多的农民转型,减少种地的人数,提高种地效率,让更多的农民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加工、生产等,或者从事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让农民安居乐业。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聚焦三农 2017-06-03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