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家村一幢农家小楼门前,一块“养老示范户”的标牌特别醒目。这户人家的主人叫童道云,今年45岁,在城里做保姆,是村里第一个把城里老人接来自家养老的,城里的一位老人已经跟随她生活了4年。在南京,这种“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很受欢迎。(《金陵晚报》)
让老人颐养天年,只要能满足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在城市和农村都一样。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自然风光秀丽,生活和公共设施日益健全,对于城里无法亲自照顾老人的家庭来说,“跟着保姆到农村生活”的养老模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很多都希望在老年的时候能远离喧闹,享受平静的、恬静的生活。如此,何乐而不为?
还应该看到,在很多城市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困局面前,这种养老模式能够有效纾解城市养老的压力,拓展了养老的新模式,让养老产业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让一部分农村人用“接纳城市老人”的方式不出远门就能增加收入,避免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尴尬。“城市老人寄养农家”值得尝试和推广。当然,子女也要做到“常到农村看看”,看老人的同时也是一次不错的放松之旅。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齐鲁网 2017-04-1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