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发布9件扶贫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典型案件,这些案件发生在扶贫开发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部门,犯罪主体大多集中在农村两委成员,且多为窝串案,犯罪手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华网2017年4月14日电)
通过这些案例,不难发现,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多采用虚报冒领、违规上报、伪造套取等方式,将贫困户的补助款据为己有。而这又是怎么成功操作的?是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不严。村两委成员想尽千方百计地钻空子,直管部门又难免百密一疏,这就让其有机可乘。而普通村民却在日常中将这种种看在眼中。
要杜绝此类职务犯罪,不仅需要加强惩治力度,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不仅需要类似河北省自上而下、全省范围的大规模监督检查,还需要发动广大群众,特别是身处最基层的普通村民通过“手术灯”式的日常监督,让扶贫工作没有黑影。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