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3月9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躲不开、绕不过的政治任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会议、不同时间多次强调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贫困群众内心盼望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关键一招。推动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是中央要求、党员责任,更是广大群众期盼。因此,让精准扶贫成为逐梦路上的“驱动器”,成为目前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龙头任务”。
让精准扶贫成为逐梦路上的“驱动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好不好、工作开展的实不实,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领导重视了,工作力度就会大一些,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就会更深入一些。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在工作中对扶贫关注多一些、对贫困群众考虑细一些,把有关政策往精准扶贫上倾斜一些,通过各项要求落地,为贫困群众感受到扶贫实实在在的成效、目睹到扶贫真真切切的效果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精准扶贫成为逐梦路上的“驱动器”,各项政策研究制定是重点。鞋子合不合脚,穿在脚上才知道。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真扶贫、实扶贫,不能将精准扶贫作为口号喊在嘴上、作为承诺挂在嘴边,但就是没有实际行动。要想把中央政策落实到位,应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扶贫政策,将群众的需求、地区的差异、目标群体的特征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真正把群众期盼与政策研究制定结合起来,在扶贫中凸显群众需求特色,确保扶贫成效显著。
让精准扶贫成为逐梦路上的“驱动器”,各个环节凸显成效是根本。精准扶贫最为根本的是凸显成效。研究制定的措施再多、明确的思路目标再宏远,如果没有得到落实、取得实效,那么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要围绕彰显扶贫工作实效作文章,打通每一个影响工作成效的“中梗阻”,疏通每一个耽误工作进展的“小疙瘩”,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实在“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真实感受到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真正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