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小学是记住乡愁的地方

[ 作者:无声故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3 录入:19 ]

农村小学,常常给人以不好的印象。破旧的瓦屋,脏兮兮的孩子,几个代课教师,是穷苦的代名词。

笔者家住山东半岛的平原地区,一年级开学了,还没有正式的教室,橡树林成为了我们的教室,农家的偏房成了我们的教室,二年级才正式到小学校上学。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没有围墙的小学校野狗常常光顾。不过,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快乐!大声的读书,肆意的奔跑……快四十年了,非常怀念那小学校。

后来,学校停办了。日趋减少的生源如同枯竭的水源,让小学校风光不在。每次经过,总是张望片刻,回忆过去的笑声,回忆过去点起煤油灯学习的情景。

前几天,去一所农村学校,仿佛又让我回到了童年。

学校不大,三排房子,六个年级,十几名教师,一百多名学生。在城里非常期盼的小班化教学,在这里完全可以实现,每班三十名学生,教师完全可以实施个性化教育。院落干净整洁,设施也较为齐全。这是一所农村最偏远的普通小学。校长很年轻,也很热情,正在落实孩子的养成教育。这些来自菜乡的孩子,由于父母较忙,很难顾及孩子,学校有义务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生活习惯。学校文化氛围浓郁,学校非常重视环境建设。

孩子们正在上课,不便打扰,只拍了几张校园图片。朴素淡雅,不使粉黛,却不失高贵,有一种想走进教室重新上课的感觉。

年前,去山区也走进了一所农村小学。这所学校依山而建,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

当然,随着条件的改善,农村小学变得越来越漂亮了。楼房已经不再是稀罕事,孩子们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了。不过,我还是想念农村小学的瓦房,那能记住乡愁。

您在农村上过学吗?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无声故事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