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党建切忌“虚、粗、松”

[ 作者:闫宏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1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细、严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不严不实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就是工作不实,基础不牢。认为党建工作是虚事,抓党建只停留在会议上、外显在标语上、反映在资料上;一些地方热衷于搞盆景党建,将主要精力用在打造示范点上,疏于推动面上工作;有的基本功不扎实,就过分追求创新,这种花拳绣腿式的创新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吗?二是,就是工作不细,粗枝大叶。有的只图形式、不重内容,只看表面、不求实质,只管脚下、不顾长远;有的在上面,不下去,安排部署多、督查指导少,听汇报、看资料多,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少。三是,就是工作不严,标准不高。工作安排不严,与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工作要求不严,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追责问责不严,有错不追责,失职不问责。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党组织书记对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新常态下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把握不准,从思想上对抓党建促发展重视不够,主责主业意识不强。二是履职尽责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不想抓党建、不会抓党建的问题尤为突出,身在其位,不履其职,不尽其责,主抓党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尚未形成。三是研究谋划不到位。一些党务干部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查研究不够,解决问题的途经和办法不多。不能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就党建抓党建,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无特色亮点、无实际效果。四是追责问责不到位。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还有空隙,一些失职、渎职行为尚未得到应有的惩处,一些不作为、慢作为的党务干部得不到及时问责,导致党建工作缺乏源动力和创新力。

解决基层党建虚、粗、松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要注重理论学习,解决不想抓的问题。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读细研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掌握党建理论知识,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党建工作,才能从行动上抓好党建工作。二要注重能力提升,解决不会抓的问题。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要破解这些难题,就必须认真学习钻研党建业务知识,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水平。三要注重创新突破,解决不善抓的问题。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水平的重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基层党建工作转型与创新的新路子。四要注重督查问责,解决抓不好的问题。加强检查指导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同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尤其对一些失职渎职行为,要及时严格问责,绝不迁就,形成在经常的新常态。

(作者单位:陕西省麟游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