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扶贫漫漫路且行且谨慎

[ 作者:陆小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348 更新时间:2017-01-11 录入:16 ]

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但这不等于说让干部干得热火朝天,贫困户在家坐着拿钱。(1月9日,新华网)

怎么样叫做脱贫?笔者认为这不单单是收入要达到什么标准,或者在吃穿、医疗、教育、卫生、住房方面有所保障,更重要的是在达到脱贫的水准之后不致返贫,能实现脱贫户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小康,甚至成为富裕群体。这样我们才可以说这场攻坚战我们是确确实实的胜利者。而这场战役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各级党委政府,更重要的是要这些贫困户也得要参与进来,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出一份力。但是个别地方出现这种政府忙的不可开交,贫困户只是在家里坐着拿钱的怪现象,就必须得让我们对自身工作要进行反思了。

不得不说,脱贫户之后能否实现靠自身可持续发展而不致返贫,不太容易出现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所以我们衡量脱贫成果,都是通过一些现有的、直观的经济数据,正因如此,个别政府为了业绩漂亮,成果好看,把力就用在这些经济数据上。自然,就会出现这种拿钱去脱贫的现象。确实,脱贫资金的使用也是我们脱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这样的使用方式就有待商榷了。这样脱贫,一是反映出个别政府跟贫困户沟通交流不足,没有发动好贫困户参与工作;二是将导致一些贫困户对政策产生误解,认为“脱贫=拿钱”,丧失主观能动性,产生不思进取的惰性;三是只有漂亮的脱贫数据上报,缺乏实质性内涵,可能误导接下来的政策布局。

首先我们的政府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者,自然当肩负起自身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其次又要作为一个组织者,发动包含贫困户在内的各方力量来做好脱贫工作。特别要注意的是,脱贫是涉及民生的大事,有问题就要实打实地解决,我们不光是要实现2020年的脱贫,我们还有更长、更宽广的路要走,贫困户靠着政策脱了贫,但是政策一旦发生变化就重回贫困,这样的脱贫工作,根本谈不上稳定,自然也没有什么意义,报上来的脱贫数据也就只能糊弄人,维持下政府的脸面而已。

脱贫,这是今后许多工作开展的基础,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脱贫工作不是仅仅脱一时之贫,更是要将这些贫困户带上能自力更生、奋发上进的发展道路上来。

作者单位:绵阳市影响力广告策划公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