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是扶贫路上的主力军

[ 作者:肖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16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青年网 3月15日)

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三农”发展,有利于农村农民农业有机结合,让他们相互帮衬,有利于“打好”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重在“特色”。一个地方地域特色与差异特色,特别重要。要想搞活当地经济,就要另辟蹊径,发展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绝不搞一刀切、绝不搞统一模式、绝不搞层层加码,杜绝面子工程与形象工程。要落到实处,做到细节上,绝不走马观花。

乡村振兴,贵在“人才”。俗话说:发展第一要务是人才,人才多了,智囊团就多了,出谋划策就多了,问题就少了。一方面要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本土人才尽其责,就其位,他们熟知当地实际情况,能更好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合理运用好村上的党支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干部。让他们连接成一片,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攻克“贫穷”。

乡村振兴,难在“怎么干”。干好乡村振兴,将有助于脱贫攻坚从“打赢”向“打好”转变。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生态振兴,人与人之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保护环境,形成山清水秀的地域特色;二是产业振兴,产业是农业,把农业收入提高,让农民劳动有所获,让农民吃得饱饭,穿的暖衣。三是乡风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让乡风家风代代相传;四是党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相当于村上的中枢神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它领导着人民向前进。只有科学的把握各地差异与特点,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

2018年,脱贫攻坚是艰巨的,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应该践行自己的责任,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乡村振兴的一份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到真处、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作者单位:平武县司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