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11月17日人民日报)
落实规划纲要,准确定位找到“短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业已形成蓝图一幅,关键在落实。十三五要干的事情太多,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比皆是。从何处开刀切入,于是《矛盾论》里呈现出一个哲学命题,在诸多矛盾中,首先要解决主要矛盾。十三五期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块“短板”,而决定一桶水的容量大小在再长板,恰恰是那些短板。找到了短板,就抓住了主要矛盾,那就先从它们开刀。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三个规划,就是要补齐三块短板。
三个规划补短板,拿出实招最重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规划,国务院拿出了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的五把“铁锤”;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确定了三步“好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四大任务。这些实招都是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局、全国各省市广泛深入调研,几上几下反复讨论之后做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应该说是切实可行、详尽而科学的重大方案。
科学的决策、周密的部署只有认真贯彻、落到实处方显其伟力。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当前,我国处于十三五发展的攻坚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前进中肯定会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我们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三个补齐短板的规划已经出台,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措施,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落实,只有逐项逐条落到实处了,才能显现中央科学决策、周密部署的伟大力量。只有三块短板补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都落实了,第一个百年中国梦才会如期变为现实。
作者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大水井建兴路二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