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了不起的基层“土皇帝”

[ 作者:唐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6 录入:16 ]

近期热播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一套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集体围观”。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不仅要反省巨贪、大贪的“深恶痛绝”,更要反思“苍蝇式腐败”、“基层腐败”、“小官巨腐”的“危机四伏”,做到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

近年来,农村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供水、村官腐败以及扶贫领域“发国家财”的“基层款爷”层出不穷,淮北市烈山村党委原书记刘大伟自持有区、镇的“芝麻领导”罩着,将法规党纪抛到脑后,持续转移、挪用集体资产,烈山村内部的监督实际上完全被架空,俨然蜕变成当地的一大“土皇帝”;另外,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原会计陈万寿利用手中的“微薄”权利,挪用资金1.19亿元;皇岛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经理马超群被调查时家中搜出1.2亿现金、68套房产、37公斤黄金……这一笔笔的基层腐败“缩影”,涉案数目之大,比起苏荣、周本顺、李春城这些大老虎们,有“过往而不及”的“感脚”,何况普通通通的“吃瓜群众”瞠目结舌也是必然所在。

小官巨腐,是谁给予了几个村干部如此大的权利?几个“九品芝麻官”为何能掀起如此大的“巨浪”?这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须去面对与思索的问题。笔者以为,基层干部法纪观念不强、基层纪监功能失效、地方官僚主义兴盛以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思想作怪是养成如今“小官巨腐”“ 苍蝇式腐败”猖獗不堪的“罪魁祸首”。是的,有些基层村干部,权利异常扩大,自持做了“几十年”土皇帝,资格老、势力大,将“区、镇有人”这一亘古不变的“免死金牌”发挥到了极致,对中央“八项规定”不问不顾,依然我行我素,大发“国家财”、“国难财”、“良心才”,没有丝毫的法制理念;另外,有些基层纪检组织,“法制观念涣散”、“基层官僚套路思想作古”、“怕得罪领导”等一系列“N”个理由,造成了老百姓“有冤无处审”的困境;加之,有些基层领导,为了业绩“奋不顾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强盛,严重“药哑”了老百姓的“嘴巴”。

“小官巨腐”,“官老爷们”的职级和涉案金额强烈反差,越来越提醒和警示着基层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应该做深刻的“反省与反思”,从自身做起,敢于与这种“陈年老垢”做“短兵相接”,因为我们背后有数以万计的“劳苦大众”做我们的“后盾”,有党中央的反腐决心给我们“撑腰”,我们应当将纪律真正的挺在前面,彻底拿出“灭此朝食”精神,将基层腐败“赶尽杀绝”,让老百姓敢说话、能说话,真正体现出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风范”。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