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日纵腐,万世之患

[ 作者:廖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2 录入:实习编辑 ]

本报讯今年以来,天津市纪委组织开展整治和查处农村基层“微腐败”专项行动,1至8月,已查处“微腐败”问题207件,处理230人,其中党纪处分141人、移送司法机关31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6%、195%、88%、288%。(10-9《中国纪检监察报》)

全国的农村基层“微腐败”小官层出不穷,作为最贴近人民基层的工作人员以及干部,最应该做的是让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温暖和便利,可惜,这些“硕鼠”除了剥削还是压榨,小到上门送礼,礼尚往来,大到克扣惠农专项基金,扶贫基金等,无一不是“雁过拔毛”,贪得无厌。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这句话的大意是: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却不闻不顾。无独有偶,走在“腐败”边缘的“微腐败”官员,你们跟这些“硕鼠”有什么区别?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生你,养你,就是希望你长大后能回报社会,这可倒好,好不容易养大了你,你却对百姓不管不顾,还与民争利,从百姓口中抢食,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廉耻之心?

老百姓上门办事,官员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话里话外总是透露出一种索要额外好处的意思,老百姓淳朴,不理解还好,一旦理解,颤巍巍的双手奉上的却可能是老百姓半年甚至一年的“血汗钱”,笔者在这里就想问这个官员,看着被纸布包裹的“血汗钱”,还有那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怜悯之心?

但是一些地方党委乃至农村基层,对“微腐败”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一些党员干部认为上下级之间提一些高档烟、酒互相窜门,看望病人时,送一些慰问金,这些正常的礼尚往来,就算是被发现了,也不怕上面查,而上级纪委往往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要么是蜻蜓点水,草草了事,要么就是口头警告一下,根本不会伤筋动骨,当事人受不到震慑,仍然我行我素,时间一长,最初谨言慎行的心,开始慢慢变得无所顾忌,等到酿成大祸的那一刻,悔之晚矣!

某村的一名小小基层主任,凭借土地、工程等“香饽饽”,经过一番隐晦的暗箱操作之后,竟然为自己谋取了金额上亿的私利,被称为“小官巨贪”,名副其实,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微腐败也能成为大祸害”,所言非虚。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大老虎”贪,但“苍蝇”也是贪,虽然在数量、体积上有很大的区别,仍然摆脱不了腐败的根本性质,“大老虎”可以偶露峥嵘,“苍蝇”却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趋势,长此以往,谁敢说小贪不会破坏国家的根基?

“微腐败”就像“硕鼠”一样啃食的是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感,损害的是人民的切身利益,挥霍的是老百姓对基层办事机关的信任,无论人民怎么填,都喂不饱“硕鼠”那看似不大,却内含乾坤的巨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微杜渐,坚守本心,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为民请命的官员。

作者单位:四川盐亭文广新旅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