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机关工作的朋友对笔者诉苦:“刚去参观完看守所这个警示教育基回来领导就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自己却无从下手,最后想想却有点怀疑:这个体会真的写了就有用吗?”
写体会,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陌生,从小到大写过无数,可记得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的寥寥无几。领导要求参观看守所后写写体会,本意是希望通过参与警示教育让所有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加固思想防线,未雨绸缪、防腐拒变,实际上却效果寥寥。或许是太多人本末倒置地把心力用在了“写”体会上,而没落实到思想的行动上,而行动恰恰比写体会更重要,或许有人会觉得思想上的行动听起来太过虚幻,其实换个具化的说法就很容易理解,一言以蔽之: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俗话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作为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一线的党员干部更是直接面对群众,经手办的每一件事都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每天扪心自问:尽心竭力的为群众办事了吗?然后自然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天天想,月月“问”,思想防线自然会越筑越牢,这岂不比那些写过了就“随风飘散”的体会更有“疗效”?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社会道德共同之所尚,故古人有一诺千金之说。信是以义为基础,当一个党员干部与朋友相交都能谨守信义之道,那么他就能做到践行可复,干事创业也能 “其可也”,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这个有信义的党员干部在诱惑当前时思想防线也不会“决堤”,更能不负党和人民交付的信任和重托,这比那“轻飘飘”的几页体会更有“内容”、更显厚重。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就目前而言,党章和纪律处罚条例就是党员干部最好的“老师”,也是需要所有党员干部牢记心上,去时刻“复习”的“功课”,他给党员干部划下了“红线”,也指明了方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每天复习不但是在给自己的思想大坝不断“加固增高”,确保思想的“千里之堤”不“决堤”、不“溢水”,还是一个加强对党章和条例再学习再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时刻警醒自己时刻指导自身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的好干部,显然,这比写体会更有意义。
一日三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今更可以作为一剂党员干部防腐拒变、永葆清廉的“良药”。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日三省能从思想上“掐断”党员干部的腐败“苗头”,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救人于事前。一日三省也扮演着自我“找茬”的放大镜角色,必将“挽救”更多的党员干部,让其将自己的激情引入正途,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事业中来,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白米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