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陈沛沐:口碑里的好书记:十年一日

[ 作者:陈沛沐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24 录入:12 ]

每次村“两委”换届选举时他都满票当选,先后荣获“铁岭市优秀共产党员”“铁岭市特等模范”等称号。(2月22日人民网)

这位人气颇高的书记是谁?他就是劳动村里的“好书记”——刘海波。穷极一生,我们每个人能有多少个十年,信誓旦旦,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十年如一日,筚路蓝缕,他将热血汗水回报家乡,赤胆忠心,他赢得群众一致认可。

劳动村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有2.2万亩耕地,论规模在昌图县也是大村,接下来你可能会联想到这里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发家致富,村民们腰包鼓鼓,各项农村事业欣欣向荣......是的,那是劳动村现在的景象,时间的镜头拉回十年前,那时的村集体欠外债80万元,致富无产业,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鲜明的前后对比,一个后进村是怎样摇身一变,逆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样板村”?他们的不二法宝是有一个“给力”的好书记。

他一不图名,二不图利。自当选时他就确定好了自己的任职生涯目标“干出个样儿来”,堂堂七尺男儿,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上对不起党组织的多年培养,下对不起全村父老乡亲的殷切希望”。他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劳力,像老牛耕耘着这片土地,不辞辛苦探门路,田间地头传技术;他让利群众,心系百姓,以私便公,像勤劳的蜜蜂为他人酿造甜蜜的收获,二话不说让指标,一声不吭“白”忙活,任自家烟叶堆仓库,凭三辆“专车”访村落。

他发展三项产业,开三台“专车”。冒风险的时候走在村民前头,在榜样的示范带领下,村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起来;担损失的时候也抢在村民前头,将自家的售烟指标让给村民。他沉醉在为民服务的事业里,也不忘在成绩面前警醒,村子富起来了,在吸引外界羡慕目光的同时,村里一些干部群众开始沾沾自喜,他清醒的认识到满足现状就是倒退,并在大小会上极力提倡,可谓是“花浓柳艳处,着的眼高”。他是“富有”的,有三台“专车”,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骑着它走访村民,为老百姓着想的路永久没有尽头;一辆幸福牌摩托车,骑着它查看四处查看生产情况,为全村人的幸福奔波着;一辆中华牌轿车,开着它为村民代办各种村外事务,是中华儿女学习的好榜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年间,他从未在村上报销一分油钱、差旅费,应得的补贴他都不去计较,更别说收他人一分礼金。

这样一位好书记,相信没有哪一个人不佩服,没有哪一个人在听到他的事迹后不竖起大拇指,他对自己的事业爱得深沉,没有辜负全村人的信任,没有辱没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

作者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少岷北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