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共公开曝光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25起。“从325起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看,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多面广,直接侵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啃食他们的获得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人民网 9月19日)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更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脱贫攻坚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
当前,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如火如荼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基层存在一些违纪违法、贪污腐败等现象和问题,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共就公开曝光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25起,这些干部将扶贫资金当成了唐僧肉,路过就想来咬一口,由此滋生的一系列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以往,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往往注重在物质层面上的贫困问题,着力在物质上下大力气帮扶,解决经济层面上的增收问题,希望尽快摘掉“贫困”这顶帽子。而对于影响贫困脱贫的外在因素——扶贫中的腐败现象和问题,虽然看到了但治理力度不大效果不很理想。随着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增多,经过农村基层干部手中的扶贫款项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小官巨贪”也就越来越多,扶贫资金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唐僧肉,农村干部跃然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弄虚作假,吃拿卡要、乱收费,贪污挪用扶贫款、低保款、救济款、补贴等忽视法纪的事例在全国比比皆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治理这些贪腐现象,我们对贫困户帮扶多少资金都会如雁过拔毛,都会被个别干部中饱私囊,扶贫资金难以如数发到真正的贫困户手中,如此,不但直接侵害了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脱贫攻坚预期目标也将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当前的扶贫工作既要精准推进,同时防腐反腐的脚步更要步步跟紧;我们的脱贫攻坚要精准到户,我们的防腐反腐更需精准到人。
总之,唯有精准扶贫与防腐反腐同时启程,同步推进,把纪律挺在前面,下大力拍打群众身边的“苍蝇”,扶贫精准识别才不会错把“非贫”当真贫,扶贫工作中才不会出现更多的腐败现象,贫困群众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脱掉“贫困”这顶帽子,精准扶贫工作才能成为一项适合民情民意的利国利民工程。
作者地址:广西省贺州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