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工作粗疏导致命丧黄泉值得警醒

[ 作者:廖荣威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19 录入:16 ]

16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康乐县“8•26”特大故意杀人案调查处置情况的续报》。通报称,8月26日发生的“杨改兰特大故意杀人案”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相关方面人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9月17日北京晨报、央广网)

正常情况下,人不到失去理智或绝望时,不会杀人或自杀。康乐县景古镇阿姑山村村民杨改兰竟然用斧子砍死了自己的4个子女,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何况人呢?父母是最心疼自己儿女的,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不穿不用也得给自己的儿女,能向自己的子女痛下杀手,一定是失去理智或绝望了。

杨改兰一家六口之死是失智、失望、绝望和抗议纠结体。杨改兰杀死自己四个子女后,自己和丈夫也先后服毒自杀,一家六口命丧黄泉,的确是一大悲剧。悲剧元素有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复杂、思想隔阂严重,同邻里之间关系长期不和谐、与村民很少来往,加之乡村干部工作不细致不深入,落实扶贫政策,改造危房等工作又成了导火索,使得杨改兰失去信心、看不到希望,一气之下失去理智,走上了故意杀人的犯罪道路,当然个中不排除向上述相关人群抗议的成分。

杨改兰一家之死,各级领导干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追责势必当然。千不该万不该,杨改兰你不该提斧杀人,而且是杀自己的子女,一杀还四个!你何其狠毒的心肠!你就没察觉你自己也有过错吗?怎么能用如此极端的手段对待自己的子女呢?她还知道杀人偿命的古训,深知自己活不了,于是服毒自杀了。要是不死,她也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我们再回过头来反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是否到位,正因为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方式粗糙,工作不细致、不深入,才诱发了这起重大命案。6名干部被追责、受处分,那是理所当然,也是完全必要的。

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实质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村干部是“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村民群众,对杨家的矛盾纠纷是知情的,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协调沟通不够,调处化解矛盾不主动不及时。杨家住的是危房,虽然县镇村三级干部多次上门动员进行危房改造,但因杨家家庭成员之间意见相左未能实施。镇村干部能否根据特殊情况设身处地为杨家想一想,能不能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办法?在贫困户识别和退出机制上仅用收入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用村民投票方式决定是否享受低保,没有综合考虑到杨家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缺少对杨家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案件发生后,虽然对死者家属进行了慰问安抚,但对杨改兰丈夫的思想疏导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随后他也自杀了。这一系列事件都显示出三级干部工作的粗疏,不深入不细致的根子就在对群众缺乏深沉、真挚、亲和的感情。如果各级领导干部能经常深入到杨家,满怀热情、饱含深情地做思想疏导工作,多方协调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村民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竭尽全力帮他们家解决实际困难,也许杨家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安全管理不严不细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领导干部工作的粗疏也会出人命。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党的工作是要带领人民群众走上幸福路,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工作考虑不周,而使极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走上了不归路。工作再多再忙,也要考虑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共性与个性,尤其要重视个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把工作做得深入再深入一些、细致再细致一些,耐心再耐心一些,尽力避免因工作的粗疏,方式的简单,小事变成大事,激化矛盾,甚至引出人命案来。杨家命案虽是极端的个例,但它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就得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服务就得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就得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做好领导管理工作,我们不妨就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起,从与群众建立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做起,从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做起。

作者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